2023年4月14日下午3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景天魁教授做客社会与民族学院笃学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论群学品格”的经典研究讲座。本次讲座由社会与民族学院赵一红老师主持,于线上进行。
景教授在讲座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学作为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学科,它能在社会中发挥什么作用?该如何建设这个学科,才能对社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一次讲座的题目中有一个“品格”,这一种表述一般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但在这里用于形容发源于中国本土的社会学脉络——群学。它起源于战国时荀子的学说,是一门为了人民的学问,它的品格就是人民性。今天景老师将从唐宋时期群学的发展,呈现出群学的品格。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带来启发。
唐宋时期,礼制下移,群学也随之民间化、大众化,相比于先秦时期的精英文化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群学民间化是其发展的历史高峰,是其归于本位、铸就本性、彰显本色的过程。
唐宋群学民间化的第一个特征是目光向下。这段时间朝廷开始向民间推广礼制,士人开始“教民”,“礼下于庶人”。同时,为了减少礼仪带来的负担,朱熹等人还将礼制简化,减少开支,让礼制变为民间性的习俗,融入日常生活。第三,随着科举发达,知识、教育也下沉到基层,形成了士人社会,也形成了有担当、有抱负的士人群体。在新士人产生的背景下,群学自然回到了它本应回到的位置,即衷情于人民群众。唐宋时期民间产生的诸多家训、族规、乡约等等,以及小说话本等民间艺术,都是群学民间化的生动写照。
目光向下,自然让群学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群学不再以君为本,以神为本,而是以民为本,以人、群为本。这里的人与神的关系和西方宗教有很大区别,只是着眼于人的地位、群的地位,这是在天、地、人的关系中决定的。因此,中国存在着承担各种职能的诸多神明,同时人在宗教信仰中的选择也更自由,人的地位更高。天和人的关系也同样,君主的权威遭到质疑,同时民间话本也鲜明地出现了主张反对礼教道学的故事情节。在物与人的关系上,群学首先将目光放在了人本身,而不是直接冷冰冰地将物作为对象,让观察的视角带上了人化的色彩,而不是将人的关系当作物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人与群的关系: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始终带有“附有宗教意味的关怀大群的热忱”,个人始终是“大群”中的个人,群己由此达到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原因。即使西方社会学传入后群学不再在学术上占据主导,但它合群、能群、乐群、善群的精义已经在中国民间社会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具体的层面上,唐宋的群学贴近生活。士人重视农桑,重视家庭,主张济贫均富;他们自己也来自贫民社会,而不是贵族社会、门阀社会。
最后景教授总结:大众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关键问题,而群学的发展历程就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要建立大众社会学,这并非与“小众社会学”相排斥,二者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最后的目的仍然在于让社会学变成大众化的知识,这是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学人应该深入基层,深入民众生活,开展调查,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建设社会学学科。同时还要让社会学的知识采取更为大众化的表达形式,在多个领域融会贯通,让其成为大众接受的知识。想要实现中国社会学的崛起,就必须重拾这些群学的大众化特质。
最后,赵一红老师对景老师的观点做了进一步总结,激励同学们继续在大众化的社会学的方向上探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曾乘宇
摄影:郑淇壬
编辑:张天帅
审核:赵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