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下午2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应邀做客于我院社会工作学术讲堂,开展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中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一个基于现实的理性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执行院长赵一红教授主持,22级全体社会工作硕士参加。
图:我院执行院长赵一红教授主持讲座
王老师以当初筹建社会工作学科的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一路发展徐徐道来,引出今天讲座主题的提出背景:即今天我们是基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来谈“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这一问题,重点在“新”字。他从社会工作教育“内卷化”及其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同专业机构实践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新领域的扩展、农村和城市基层对发展社会工作的现实需求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等方面生动详实地回答了为什么我们今天需要强调“中国社会工作新本土化”的问题。
图: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
王老师说,社会工作的发展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中国社会工作重建的特殊道路是在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及专业引领下,从各地实践中走出来的。我们的国情和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不同,社会工作重建和发展背后所反映的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社关系,教育界和政府赋予社会工作发展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平衡“专业理性”和“稳妥理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关键的。
王老师用社会工作的“次结构性”和“建构性”这一对概念生动说明了我国社会工作在制度结构和政府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特性,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力量”是受到制约的,在组织化、资金获得、实践场域等方面都受到行政力量的重大影响,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特征、专业优势又使其具有建构性,让其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老师以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实际案例为大家进一步讲解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性。社会工作作为引进的学科,如果不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是很难发挥其专业作用的,但是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同样重要,在实际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和专业化的双重承载。王老师指出,学科专业的本土化,应当是基于社会场域和学者生活(具身性)的专业选择。
随后,王老师讲述了创新性概念“新本土化”的概念释义和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工作新本土化的时代要求。新本土化不只是教育系统,也包括专业实务系统、知识和服务模式、在社会工作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关系意义等方面的本土化。要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全面地来了解现实,用综融的社会工作方法来解决问题。他强调,“新本土化”不是“再本土化”、不是“去专业化”、不是“泛本土化”,相对于行政主导的管理服务来说,新本土化是主动“嵌合”的过程,对于跨专业(领域)合作,新本土化是协同进入的过程,是专业化下的合作拓展。“新本土化”是专业社会工作的进阶的本土化,它与已有的本土化是连续性的,但是又有明显的差别,新本土化是社会服务的开放、拓展、有效性思维,是专业+生计-生活实践的思维,是通才+专才的思维,是我国社会工作在新条件下的专业自觉、国情自觉和实践自觉。王老师依次讲解了我国社会工作新本土化的基本方面、条件、前景、重要着力点和机制,以及中央对社会工作的新部署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等。
王老师总结到,新本土化是比初步本土化更加复杂的问题,它要处理专业与非专业,专业与外部结构的关系;它是社会工作的进阶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新本土化的核心是发展——在核心问题上的知识扩展、服务系统的了解与合规参与、服务能力发展、合作(嵌合)能力发展、资源动员(及链接-管理-服务-运作)能力发展。而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呼唤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
图:22级全体社会工作硕士参加了讲座
最后,王老师表示在当今时代,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大有可为,许多老师、同仁也都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各高校在未来的社工教育中也要更多地接触实践,不是“水泼地皮湿”,而是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真实情况,做国家真正需要的事情;也希望同学们丰富社会阅历,将社会阅历与课堂知识相结合,这对于开展社会工作是极有益处的。
撰稿:薛晓宏
编辑:张天帅
审核:赵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