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院成果   ·   正文

赵一红主编《生态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践》

发布时间:2020/04/15浏览量:来源:

主编及主要作者简介


赵一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芬兰]艾拉-琳娜.马蒂斯

于韦斯屈莱大学教授


[芬兰]卡蒂.娜丽

于韦斯屈莱大学教授

[芬兰]伊尔莎.尤尔库宁
赫尔辛基大学教授

[挪威]埃德加.马丁森

挪威科技大学教授


《生态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1月

undefined

前   言

西方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价值观、方法和模式。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还有待普及。吸收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有益经验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北欧国家作为高福利国家的代表被广泛关注,而国内却鲜有人涉及北欧社会工作研究。针对上述情况,本书着重从社会环境和实务研究视角介绍了北欧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展现了北欧国家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方面的较高水平,希望使广大读者有所了解并得到启发。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借鉴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有益经验,扩展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视野。

了解北欧国家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发展,对于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和或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需求、社会矛盾和问题存在差异,因此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状况表现出不同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发展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会工作理论在其运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因此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工作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社会工作理论原创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实务训练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评估评价体系,等等。总的看,还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断解决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体系方面突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第二,体现社会工作理论原创性、时代性;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生态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践》一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而开展的社会工作”,阐述了生态社会环境与社会工作实践的相互关系。该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的是生态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是生态社会视角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意义,第三部分是环境社会实践的重要影响,第四部分介绍生态社会转型的概念化。本书的下篇是“北欧社会工作实践——当代路径和新兴问题”,是由《北欧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转型中的知识生产》和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关于北欧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文章两大部分组成,该篇整体介绍了北欧国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讨论和研究,从历史、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作为具体教学单位一直积极与国际社工界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致力于社会工作教育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芬兰国家社会工作大学联盟(Sosnet)正式签署合作交流协议,确定双方在学术研究、学生交流、学位合作、客座教授、联合出版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双方先后联合成功申请了“中芬社会工作博士联合培养计划”和“可持续社会发展——中芬社会工作和法律管理框架”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化了彼此对中芬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认识,为本书在国内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整个选稿、授权、翻译和出版的过程中,非常感谢艾拉· 琳娜·马蒂斯和伊尔莎·尤尔库宁两位教授给予的倾力支持,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级和2011级优秀毕业生的范青云和王子彧同学(她们二人现分别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为整个书稿的审校做出了卓越努力,在这里向她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编辑以及译者为本书作出的不懈努力!

                                       

                                                                                      赵一红

                                                                                  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