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景天魁:论群学潜质

发布时间:2023/07/01浏览量:来源:

 2023年6月1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景天魁老师做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笃学讲堂第34讲,为老师同学们带来了题目为“论群学潜质”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社会与民族学院赵亮员老师主持。

 在本次讲座之前,景老师已经在我校开展了数次群学系列讲座,分别讨论了群学的原典、相态与品格,从战国末期荀子创立群学(即中国古典社会学)讲起,一直到秦汉、唐宋群学的演变发展。群学在战国时期由荀子创立,提出了合群、能群、善群、乐群四条主线,以及一系列基本概念。群学一开始就和政治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从知识性命题转化为了制度性命题,延续到了秦汉。唐宋时期,群学下移,礼制和民俗相互交融,知识、教育也下沉到基层。群学渐渐偏离以往以君为本的道路,选择以人为本,关怀更大的群体。这些转变在历史上未必有鲜明的迹象,但一脉相承。

 本次讲座景老师重点介绍了明清时期的群学发展。景老师指出,群学理论发展到这一阶段其内在充满矛盾,这也是当时中国社会蕴含的经济社会变革因素的反映。在这段时间,群学的立身之本,即君臣关系受到了重大挑战。在唐宋时这一基础虽然也遇到挑战,但个人和群的关系是基本稳定的,然而到了明清,个人主体性有所上升,个人和群之间的矛盾激化。要理解这段时期,我们要把握住个人和群在矛盾中的运动,还要有世界眼光,了解中国在当时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位置。

 明清时期的15~19世纪,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英法等国发生了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也开始了。这些变革的一部分成果(主要是科学技术)已经传播到当时的中国,史称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给群学提出了什么问题?群学是怎样回应的?回答这个问题对我们在今天研究群学仍然有很重要的意义,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中国在近代没有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对于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官方意识形态的反应是迟钝的,但民间意识已经有所反映。这一时期精英的话语已经转向保守礼教,而民间文化对人欲、个性有更多的宽容。面对这种复杂化的形势,景老师用“群学心性化”的概念来概括。“心性化”是什么?景老师说,它是社会矛盾激化到了新的程度,靠制度化和民间化已经无法控制,从而让群学进入了新的阶段。

 “群学心性化”有三种面向:官方用群学加强思想控制,“灭人欲”;民间反而用群学强调个人意识、平等观念,对抗礼教;知识分子的代表则是陆王心学,他们试图将这些矛盾引至人心之内来解决。这一系列现象是中国近代走向“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迹象,同时也是群学转型的尝试。虽然用了“文艺复兴”这样的提法,但群学和同时期西方学术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心性化”和“物性化”的区别。中国群学转向人内心的探索,而西方学术走向自然科学。

 “心性化”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哪些呢?景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末出现了民主思潮。代表人物是黄宗羲、王夫之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判了君主专制,还提出要用“学校”等类似代议制的机构来监督限制君权。他们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资源,到今天同样有现实意义。

 其次是个性自由的浪潮。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用戏曲来呼吁个性解放的的汤显祖。他代表了当时社会反对封建礼教的意愿。这样的潮流让官方处于被动的地位上,不得不搬出“天理”的概念来压制难以压制的“人欲”。

 第三个面向是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在当时,由于新的转向没有合适的具体方法,于是许多学者选择采用“三教融合”的名义,转向禅学。

 群学之所以做出了这些选择,转向“心性化”,除了有以往学术一脉相承外,更根本的是因为当时没有力量能够撼动现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也没有根本改变民众的意识。社会缺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动力同样是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为什么群学要认为中国社会有过这样类似启蒙运动的思想运动?因为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客观、科学的研究精神。如果符合标准,即使历史上典籍中并没有类似的词汇,我们在今天仍然应该赋予那些历史现象一个合适的名称。

 最后,景老师对明清时期群学心性化做了总结:它是群学和中国文化向近代转型的特征之一,是对人文主义取向的坚守,是将来心态社会学的张本,还能够为21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的解决提供“预案”。在那个时代,群学心性化涉及到了历史的多个面向,起的作用是充满矛盾的。它一方面参与到了明清时期个性解放的潮流中,但另一方面,从历史整体的发展过程来看,群学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它在社会中起的作用衰落下去。因此景老师说,群学的心性化既前进又滞后,既超前又落后。它的心性化对于中国文化有发展的一面,在今天看来,它又探索出了和西方不同的理论进路,同时更是一种“备用的药方”。这三个方面,总体构成了群学“潜质”。

 互动环节,景老师还回答了同学们在现场和线上提出的问题,师生就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为今日社会科学带来的思考起点、群学是否更倾向于微观社会学等话题展开讨论,讲座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