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下午2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典教授主讲的“选题的艺术:问题意识与研究生论文写作”作为“研究生经典学术讲堂”第3讲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生导师沈杰教授主持,线上百余名同学参加。
图: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典教授
在本次讲座中,杨典教授首先强调选题的重要性以及选题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出了问题意识的三个层次。接着,围绕宏观层面的议题选择、微观层面的议题转化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关键议题这三个选题的关键点进行讲述。在微观技术层面上重点讲述了论文写作的两个问题即如何提出问题和进行文献综述。
杨典老师首先提出选题的重要性,选题不仅要做正确的事也要正确的做事,即兼顾战略和战术。其次,选题是一门艺术,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需要不断学习、训练与提升。选题涉及文献分析、概念提出以及数据分析之间的逻辑顺序,同时,研究发现和研究结论也与回应研究问题相互关联。与此相关,杨典老师指出了学术论文中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研究问题不明确或者论文没有围绕研究问题展开。
图:社会与民族学院沈杰教授主持讲座
接着,杨典老师提出了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宏观层面的研究议题(research issues and topics),微观层面的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和问题意识的最高呈现:理论架构能力(theoretical framing)。杨典老师以格兰诺维特对于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的研究为例进一步阐释。在这项研究中,格兰诺维特将广为人知的找工作与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上升到概念、创新和理念构建的层面。杨典老师总结到,在论文写作中,先是要有问题意识,再要有理论的训练,对经验事实的把握,以及整体的学术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基于研究框架进行假设验证。
杨典老师在本次讲座中重点讲述了选题的三个关键点,即宏观层面的议题选择、微观层面的议题转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关键议题与标志性概念。
其一,在宏观层面的议题选择上,要观中国和世界大势,纵观国内外学术前沿,明确自己的坐标和定位,紧扣中国新时代的两大任务即在经验实践层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在学术理论层面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兼具中国特色、国际化和自主知识体系的特征,增强中国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权。
其二,在微观技术层面上,杨典老师分享了如何把研究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先是介绍了期刊论文“洋八股”的一般结构,杨典老师在本次讲座中重点讲述了“洋八股”的第一股和第二股,即如何提出问题和进行文献综述。
首先,针对“第一股”如何提出问题,杨典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要提出好问题的要求。要求之一是具体。经验问题应该明确而具体,切忌空泛,以小见大远胜于虎头蛇尾。例如“中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困境”这样的论题显得太宽泛,而“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则具体得多。要求之二是集中。专注于一个研究问题,或者彼此相关的一组问题。当一篇文章问多个问题时,这些问题应该围绕同一个理论轴心,而不是同一个现象或事物。要求之三是原创性。研究新现象往往能提出新问题。用新资料研究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创新性不够强;而对一些老话题或普通现象以崭新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则可能具有独创性。要求之四是理论意义。学术研究特别强调理论意义,每一个好的经验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理论问题。理论问题的水平反映研究者的学术训练和理论修养,决定研究的价值。如果想做一流学术研究,则应该找理论缘由。应该注意的是,对理论缘由的追寻也可能将研究引向歧途。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一些西方理论根本不适用,而不适用的理论就会衍生出不恰当的问题。
其次,针对“第二股”如何进行文献综述,杨典老师先介绍了好的文献综述应当具备的特征。第一是前沿性,文献综述应该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发展,防止遗漏最新文献;第二是全面性,一个好的综述应该涵盖所有重要文献,围绕研究的中心问题,探索方方面面的答案。面对与自己的假设或发现不一致的文献或理论,尤其不能忽略;第三是相关性,在坚持“全面”原则的同时,只需要回顾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或至少间接相关的文献,避免讨论不相关文献;第四是分析而不是堆砌文献,罗列文献是初级水平,成熟的文献综述要有分析。最重要的分析技巧包括辨识有重要理论贡献的关键文献,依据不同的理论视角将文献进行归类,比较各种观点之间的差异和逻辑关系,并且批判性地评估各种观点的理论价值和经验证据;第五是连贯性,好的研究综述应该自始至终围绕一条主线,为作者的思路服务,一步一步推演出研究假设。
同时,杨典老师强调了理论创新的注意事项。理论创新包括创造新理论或新概念,也包括有创意地运用一般理论,扩展或整合现有的理论。创造新概念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大家都去创造新概念、新术语,学界就难以形成有效的交流对话。无论与经验研究联系密切与否,理论创新不可能从零开始,它经常以批判地总结前人学术成果为基础,从现有的或普适性理论中获取灵感。
其三,是中国特色社会学关键议题这个点上,杨典老师首先提出选题要具有研究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同时,要有趣且具有科学性和社会重要性,或者采用新视角,运用新方法。此外,要尝试将特殊的实践提升到普遍性的理论和命题,用独特的中国问题和经验呼唤中国社会学体系而不是用西方理论或中国传统理论裁剪社会现实,因为中国社会学的根基和创造力在于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独特经验。
讲座最后,沈杰教授进行了梳理总结。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何更精准、专业地进行论文选题、了解社会学前沿、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问题,杨典老师给予了深入而细致的解答回应。
撰稿:李媛
排版:张天帅
审核: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