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院新闻   ·   正文

学中做,做中学——杨晓慧校友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校友专访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1/06/09浏览量:来源: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全国首批33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经过12余年的探索和发展,我院在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届届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也在实务实践中成长为有热情、有想法、有干劲、可以独当一面的社会工作者。这些发展与成绩都离不开社科院和社科学子不断地“学中做,做中学”,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更好地发展。

 [个人简介]杨晓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批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广州市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副总干事,中级社工师,广州市社工督导,从事社会工作服务8年多。带领团队承接广州市南岗街、穗东街、云埔街的社工站项目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黄埔区司法社工项目和困境儿童服务项目,多次获得“优秀”的评估等级。2015年7月,当选为中共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2016年12月,当选为中共广州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3月,获广州市社工协会颁发的行业“十佳社工”荣誉称号;2020年1月,获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颁发的2019年“年度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荣誉称号。

 以下为校友访谈内容:

 1.我看到师姐您的微信个性签名是咱们社科院的校训,今年新成立了社会学院,我们是第一届社会学院的学生,而您作为第一届MSW,可以带我们回顾一下学院建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初的情况吗?

 我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首届MSW毕业生感到很荣幸,在校期间跟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自身的成长也是非常迅速的,社科院的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一直以来激励着我在不断学习和精进。自2012年毕业后,我一直在社会工作行业工作,到今天也快九年了。

 记得2010年9月刚入校的时候,大家对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都感到新鲜,老师们觉得新鲜,同学们更是如此,老师们经常说咱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起探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应该培养,会怎样的发展。

 社科院在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优势并不是特别凸显,因为它主要专长于社会学、社会政策等方面,但学校也是想了各种办法来提升社工实务的教学水平。例如,外聘像我的导师王婴老师、许莉雅老师等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老师,作为导师或者为我们授课。总之,学院在尽最大可能使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的教学多元而丰富,既有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研究等偏向研究型的导师和课程,也会有偏向实务型的导师和课程。

 当时,全国招收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院校只有33个,学校和老师相对较少。相比我那些考到其他学校MSW的同学,我觉得自己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咱们的老师一般只带两三个学生,有的导师甚至只带一个学生,而其他院校的老师一般要带五六个以上的社工硕士学生,这就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带我们做研究、搞实务。

 我印象最深的课程是高级社工实务课程,我当时担任这门课的课程助理。这门课要求进行实务实习,但其实当时北京的社会工作发展并不是特别好,我们没有太多的实习地点。好在我自本科以来就一直关注社会服务和公益领域,所以自己会去主动联系一些机构,看看能不能获得实习的机会。当时联系到了南都公益基金资助的“新公民计划”项目,并获得了实习的机会,还推荐了很多同学过去实习。总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设立伊始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探索,共同建设的过程。

 2.通过师姐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社科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刚刚您提到学院在设立之初就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您可以结合您的工作经验具体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我觉得社会工作是要有一个早期启蒙的过程,因为只有你开始不断接触不同的群体,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有过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的经历,你才会更容易调用你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才会在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的时候有所共鸣,并在这个过程中内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我本科的时候便开始接触社会工作实务。在大二暑期,我第一次接触的服务对象是智力障碍人群,跟他们一起生活了两个月,让我对这些很少被“看见”的群体有了更多的认识。直到研究生阶段,我的相关实习就没有中断过,一直在各种社工实务单位做实习,与服务对象和机构有较多接触,可以说是一直沉浸在其中,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让我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和职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当时,社会工作服务在社会上其实并没有很高的认可度,能提供给我们的实习机会可以说是很少的,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创造机会,主动去和服务对象或者实习的机构介绍社会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大家慢慢的是会接受社工的,而不是大家排斥你,只要你很真诚,愿意去帮助他们,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他们是愿意你来实习的。

 3.师姐在这么长时间的社会工作实务实践过程中遇到那些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如何解决和处理的?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那些?

 几年前,两个瘦瘦的青少年来到我负责的社工站,找在他们学校开展过服务的青少年社工清姑娘(化名)。青少年男孩13岁,青少年女孩12岁,两人因为类似的家庭境况和交流比较多成为了好朋友,此次一起离家出走,已经很久没吃饭了,在广州的大夏天也没有洗澡,两人身上都有散发一些气味。他们认为社工清姑娘值得信任,可能可以帮他们解决温饱问题,于是来到了社工站。我是清姑娘的主任及督导,清姑娘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立即向我报备。首先我们立即带两个青少年吃东西,然后再回到社工站的个案室交流。我提醒清姑娘找机会分开他们了解情况,重点了解女孩是否有受到不良对待,自我保护意识如何等等。两人的家庭都是半松散、非父母监管的状态,家庭矛盾严重。女孩有一定自我保护意识,信任男孩子,目前也没有发生不良事件。目前的问题是,两人都不想社工联系家人,也都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要干什么,可以找谁,只知道可以暂时住一个朋友家里,但没有吃的。

 我们分析:青少年在没有自我生存能力、需要依附大人的时候,案主自决和保密原则不能完全适用于他们,但需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自尊心和感受,要注意维护社工和青少年之间的信任关系。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

 一,表达对青少年的关心,请他们持续相信社工,运用认知疗法有关谈话技巧,松动一下他们对家庭矛盾的固有思维,引导他们理解我们联系他们家庭也是帮助他们的方法之一,且我们会非常尊重他们的感受。

 二、联系可以联系到的家长,倾听他们作为非父母监管的不易,同理他们的同时引导他们为青少年的成长思考,反思监管过程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三,促成青少年与监管的家长沟通理解,达成和解方案,互相给予尊重的空间,共同促成回校上课。

 四、联系学校班主任,理解青少年,并在班级氛围中,给予青少年更多包容。

 以上行动帮助两位青少年回归家庭,回归学校。我们也鼓励两位青少年,艰难的成长之路是比别人更宝贵的财富,好好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

 4.可以看出来,师姐一直遵循着“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向外介绍社会工作。现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在提升了不少,但可能还不够,您觉得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

 你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几天一个同行和我的交流,她讲了她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虽然这个老师在学校教授社工相关的课程,但是这个老师本身对社会工作却是一脸不屑。这个老师对我的同行说“你别给我提社会工作,我所住的小区,社工从来没有敲过我的门!社工有什么用?”我这个同行就很严肃地说:“老师,我不能认同你这个观点,你没有经济困难,身体非常健康,家里也没有什么矛盾,社工为什么要来找你?社工都是找需要帮助的人啊!你需要社工吗?你不需要啊!”

 其实最会为社会工作说话的就是弱势群体,但他们也是最少发声的群体。所以,社会工作者其实是默默地做了很多事情。这个道理就像小孩要去上学了才会知道学校到底在哪里,生病要看医生了就会知道医院在哪里,只有你产生了一些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像家庭关系不好、亲子关系出问题、老人需要照顾等等,社会工作者才会被介绍到你身边。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你看不到社工,而是你还没有遇到问题,社会工作不需要来找你。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逻辑。所以我要说,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底气,要能够正面回应这些质疑的声音。首先,我们要自己认可自己。

 其次,我们也不要太过焦虑社会工作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不高、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等问题,这些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都会有所改善。比如深圳,社会工作发展得比较早,大家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可度就比较高,随着一些社会政策的出台,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是有逐步提高的趋势,就比如说一个租房政策:深圳公租房是可以单独给社会工作者排号的,不用跟其他的单位去抢号。我目前所在的广东省现在也在追赶。当然,这些政策都是因为你作为社会工作者真的做出了一些成绩,参与了社会治理,并很好的发挥专业优势等等,这样才会得到公众认可,相关得福利政策才会倾向于你,当人家认可你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留住社工人才。如果说你什么都没做出来,就喊口号说社会工作多么有用,人家怎么会信呢?

 所以,我认为社会工作只有在一次又一次事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来证明自己的社会效益,才会改善现在面临得困境。就比如说这次抗击新冠疫情,广州和深圳两地的社工机构就做出了很多贡献。那么通过这次抗疫,就又有很多人重新认识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所以我们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在日常中很认真的去做好服务,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和能力,随时通过行动来宣传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工作要紧跟社会政策的发展。就比如民政部在推的社工+志愿者的模式,现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那如果社工自身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好自己的专业优势,政府看到社会工作确实在服务传递和经验提炼等方面做得很好的,就会更加认可你,从而加大对社会工作行业的支持力度。

 所以要社工们自己把这条路走出来,这不是靠别人给予的,社会政策怎么倾斜于你,也是要看你能够做出什么成绩的。总的来说,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5.确实如此,感谢师姐对师弟师妹的叮嘱。随着十年的发展,咱们学院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实习的机会,最后,师姐可以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关于实习的建议吗?

 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出去,很真诚地去观察和对话。我们真正的服务人群是社会上发声很弱,也不容易被看见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更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就像很多人其实想不到在大城市也有很多贫穷的人,比如一些独居老人的生活境况其实是非常艰难的。这些只有当你真正去接触了,你才会意识到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做,也有很多是我们可以做的。

 我们作为研究生,要有明确的目标,毕业以后,你想做什么。不管做不做社会工作,都要尽量找到相应的单位进行实习,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去思考这些,实习的过程是能够让你更加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采编:李玉妹

排版:张天帅

审校:李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