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习实践   ·   本科生实习实践   ·   暑期实习   ·   正文

田野课堂总结(二)|社会与民族学院2023年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暨田野课堂成果汇报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25浏览量:来源:

2023年10月15日,由我院主办的2023年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暨田野课堂建设成果汇报和经验交流大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行政楼235会议室及腾讯会议上成功举办。

成果汇报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温莹莹老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李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刘亚秋、刘学、朱涛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付伟老师,社会与民族学院赵亮员、庞志、郑玲等老师进行点评。

汇报会首先由社会与民族学院李原副院长致辞。李老师代表学院对出席本次会议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田野课堂的背景及调研过程。她提到,学院在田野课堂前期筹备过程中,一直坚守“一定要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办学的指导方针,要以田野为教室,让学生走进社会,察民意,懂民情”的办学办院理念,以及赵一红院长尤其强调的田野课堂的宗旨:“田野课堂不是单纯的实践和实习的活动,更要突出课堂的性质,让同学们注重团队合作。”她指出,在经过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后,2023年以团队形式开展的集中式田野课堂终于成行,具有成建制、科教充分融合、分工明确等特点,参与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收获良多。

第一环节 分组成果汇报以及案例研讨

翟誉秦同学首先介绍了钟家村从受工业辐射到经历“退工潮”的工业发展周期;接下来介绍了钟家村曾经的主流职业——卡车司机,在时代的发展中从业人数发展到巅峰又回落的过程及背后的成因;第三部分介绍了钟家村受到资本下乡、传统工业辐射、土地流转等因素以及经过内生性农业探索由1978年的传统农业种植发展到2023年的村集体生姜共富农场的农业模式变化。最后,翟同学总结道,在钟家村的社会变迁与农业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公"与“私”互相纠葛,体现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展现出现代性与乡土性的此消彼长。

林子琪同学首先分别梳理了中国、山东省、邹平市的环保政策,接下来使用了“公正过度”的理论,提出了“避免在绿色转型中导致群体或地区的失业、贫困、社会不稳定问题”的观点,最后分析了环保政策对于企业、员工与本地居民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现实的匹配,并且希望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新技能培训和技能转换的机会,对居民和员工提供相应的福利来平衡社会矛盾。

崔雅雯同学首先介绍了她们小组每日的工作日程,包括进行座谈,走访村委会、养老院、农业合作社,参观梁漱溟纪念馆等等的活动,然后介绍了“拉鲁理论”,并根据对六个个案的访谈分析,发现阶层、代际、子女性别等因素往往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最后,她提出做田野调查需要进行预先了解,也反思了自己选题切口较小、访谈对象获得方式较为匮乏的问题。

田左图同学首先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及工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完善等方面分析了人才流动的积极及消极影响,又根据青年访谈提出了“城乡钟摆间”的理论,分析了乡村对于人才流动的冲力和回荡力,为乡村如何留住人才提供了思考支点。

罗佳琦同学通过老龄化数据、村老年公寓等设施介绍了东尉村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提出了“远离家庭生活的社区养老方式”“解决家庭需求的养老方式”“发展个人事业的自我养老方式”三种养老方式,并且探索了现代化村庄生活方式转型后老年公寓的意义以及养老方式选择的暂时性问题。

付庆翔与段欢格同学首先介绍了江村宗教信仰概况,接下来展示了他们使用的三种研究方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佛教及基督教的活动形式、活动地点、寺庙及教堂管理。最后介绍了亨利·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总结了佛教以及基督教群体的认同特点,以及提出了佛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影响着佛教徒和基督教徒之间的人际交往,总体而言对社会整合、区域认同,加强内部团结和外部联系依然起着一些积极的作用的观点。

方菲同学首先介绍了江村注重市集改造但结果却不如人意的调查背景,以及“探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兼顾的问题”及探究的意义,接下来介绍了市集改造的历程,以及旧农贸市场与新市集的对比,最后总结出实际改造失败的原因是“反费”,以及应当“深入实地”与“抓住建设的核心”去进行正确的乡村建设。

张谦育同学首先介绍了当地的概况,然后介绍了通过入户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等方式,发现当地存在“过度数字化”、村级组织的权力范围成为上级政府意志的延伸、“数字化悬浮”等特征。最后她总结这种外生性的数字治理与乡村传统内生性的治理产生了一种冲突。

张振国同学首先阐释了浙江省H市X镇“大产业小企业”的特征以及家纺产业的发展历程,具体介绍了家纺产业的制作工艺、企业类型,并且探究数字化技术在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四个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后他总结道,数字化转型并没有导致传统产业从乡村人际关系网中脱嵌,数字技术是需要依托社会基础作为支撑的,不仅仅需要社会关系网络,也需要其背后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

第二环节 指导老师点评

刘学老师先表达了对院长以及老师们、同学们的感谢,她提出带着先验的问题去调研可以提高效率,为同学们看到了许多当地微小的细节和生活故事“点赞”;也提出调研报告存在的问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宏观结构的把握,以及需要在研究一开始对概念进行界定,对研究方法进行解释,在原始材料的加工方面要进一步体验进行类别化和差异化的提炼。

刘亚秋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她从同学们的田野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同时也肯定了同学们在田野报告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观点。

朱涛老师表示同学们在田野调查中仍然存在背景没有调查到位,资料没有收集完善等问题;并且直接分析了同学们的田野调查报告,从概念定义、分析方法、报告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纠错及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付伟副研究员在线上进行了点评,他首先简单介绍了海宁组学生在田野调查时为当地提供的帮助,因此获得了当地农民的热情。他将海宁组同学的调研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村中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同学们围绕着问题去找答案;第三阶段是围绕解答去收集访谈资料、村史等证据。最后,他对同学们的表现以及田野报告提出表扬,期望海宁的田野调查实践点可以越做越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李丁副教授首先指出,本科生同学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从学知识的人转变成为生产知识的人”,接下来又强调了在社会学学科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生产知识”的能力培养,以及在田野课堂过程中需要大家进行交流,探究问题提出的原因,从多元的视角对田野进行全面的解读。

第三环节 带队老师圆桌交流

为了更好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本次汇报会特设带队老师圆桌交流环节,各位老师从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带教体会角度,就社会学专业田野课堂建设与实践育人活动进行深入研讨。本环节由赵亮员老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姚泽麟老师线上参与研讨。姚老师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暑期实习开展的情况,学生都觉得只有入户坐下来聊天才叫田野调查,所以和当地政府的座谈,旁听他们的会议就不怎么上心,这个观念需要改变,田野不止等于访谈,每时每刻都不能停止观察的视角,要习惯角色的转换。因为这些都是基层治理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很多细节值得去观察。不带着非常特定的问题下去,而是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式的访谈,最后的议题只是副产品。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苗大雷老师谈到一些高校社会学专业的田野课堂存在“重挂牌,轻维护”“低投入,无产出”“效果弱,延续难”等问题,近年社会学专业的田野课堂重点在认知实习,并且在与暑期“三下乡”结合的探索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他又提出了“怎样的制度设计才能更有效”的问题,从制度空间以及经费支持两方面进行了思考,如重点是要让学生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发挥和尊重,能够主动为了做好一些事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团队调研的缺点在于分散后的集中,老师们虽然也很辛苦,但跟踪指导毕竟有限的。此外,如何调动和维持老师的积极性也值得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冯猛教授分三步讲述了他进行实地调研的心得与体会。第一步是坚持“广字诀”,将能够搜集到的材料都搜集到,以便于寻找论文方向;第二步是确定研究选题,搞清楚经验事实,寻找理论支撑,综合运用材料;第三步是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还强调参与观察的结果、二手文献、个人体会均可以作为调研资料。冯猛老师提到,学生进入社区专业实践实践回来后,面临实践话语和学术话语的差别会陷入一定的混乱,觉得实地经验比枯燥读书,与理论对话要丰富有趣得多,提到读书就觉得空洞抵触。冯老师建议同学不要把两者割裂开来,而是要看到实务背后的理论道理。

上午的交流会到此圆满结束。当天下午,来自校内外的十余位领导和专家与同学们一起,就田野课堂建设交流经验并开展了深入研讨。相关报道请参考田野课堂总结(一)|社会与民族学院成功举办社会学专业实践暨田野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