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会形式:线下答辩
答辩时间:2025年5月9日下午13:00
答辩专家:答辩共三组,每组三位老师,作为答辩专家,排在第一位的即为答辩组长(每组配有答辩秘书做答辩记录)
答辩人员:社会与民族学院2025届社会学本科毕业生(27人)
答辩顺序:按照Excel表上顺序依次进行(附件1)
答辩流程:
一、专家组长宣布答辩会开始(每组组长为答辩组第一位老师)
二、学生陈述论文内容(主要包括论文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和新意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三、评议专家提问和点评,提问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等。
四、学生回答评审专家问题。(建议学生陈述论文的内容和回答评审专家的问题穿插进行,例如第一个学生陈述完论文内容后,回答问题的时间在第二个学生或者第三个学生陈述完论文的内容后。每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顺序。)
五、评议组闭门会议,答辩组长组织评议与总结(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论文所反映作者的专业基础和业务能力,以及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等)。
六、评议小组充分评议后,无记名投票表决是否建议授予答辩人法学学士学位(建议授予学位的同意票须在2/3以上)。在同意授予答辩人学位后给出毕业论文成绩,按优秀、良+、良-、中+、中、及格、不及格给出等级决议,一般“优秀”比例控制在20%以内。作出答辩决议,并在答辩记录单上写下答辩意见及成绩,答辩组组长签字。
八、答辩人进场,答辩组长宣读答辩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