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文学国副院长一行参加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12/30浏览量:来源:

12月3日至4日,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一下简称“文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26所具有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代表、部分用人单位代表参加交流研讨。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全国文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和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全国文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蔡达峰出席并讲话。我院副院长文学国、文博中心负责人吴卫国及学术秘书刘强参加了会议。

单霁翔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积极探索符合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言。他回顾了新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文物部门与高校联合、面向文物保护实际工作开展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他指出,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使研究生教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文化遗产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他分析了硕士教育与传统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的特点,强调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以服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为导向。实现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是专业学位教育的自身特性决定的,也是检验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而实现这一转变,应注意:一、文物部门和相关高等院校要在文博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设置方面建立互动机制,使其更加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二、文物部门和相关高等院校要在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培养补充经费方面建立互动机制,以保证这项事业的可持续性;三、要突出高校传统学术特色,结合所在地域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特点开展学位教育;四、要探索建立“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研讨会上,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上海博物馆郭青生主任作为人才使用单位,各与会高校代表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与会代表分析了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交流了首届招生和培养工作进展情况,探讨了文博专业硕士的招生政策、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设计、实践基地、未来就业等内容。我院副院长文学国和中心负责人吴卫国也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蔡达峰副主任在总结讲话时肯定我院文博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并强调,专业硕士教育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坚持专业硕士的办学特征,加强和职业界的联系、和社会的联系、和市场需求的联系,注重培养职业热情;要重新树立知识系统,树立专业硕士品牌;抓住机会,培养师资,以支撑学科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文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主办,由南京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