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论外聘社工督导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7/09/28浏览量:来源:

善用外聘督导的优势,本文所指的外聘督导主要指境外且社工行业发展较成熟并具有丰富行业实务经验地区的社会工作者,因此当机构聘请了外聘督导,也请善用外聘督导本身挟带的社工经验优势,深入的挖掘督导身上的经验素材,相信肯定是大有所获且能激起本土与外聘社工专业上的碰撞火花。

自2017年6月阅读了向羽同志的「外聘社工督导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一文后,心里一直想针对本文作进一步的呼应及回应,也希望能激起更多的对话交流与火花,尤其做为一位”对号入座的境外督导”,更是自然而然的被该文标题及内容所吸引。

本土/外聘督导,傻傻分不清楚?

本土督导 = 内地or境内督导

外聘督导 = 国外or境外督导

微信图片_20170919100632

当然我们重点看一下外聘督导的部分,虽然外聘督导包含了国外及境外督导,但以内地的社工发展来看,聘请西方国家/地区的外聘督导仍在少数,诸如成本、语言、文化、民俗风情、华人社会、社会福利、法律法规等差异,都让西方国家/地区的社工督导少之又少,顶多我们有见到的就是将其聘为机构顾问、理事等,但这类角色的职责又远离本文所指社工督导给予的支持实质内涵,故不费篇幅详述之。

爰此,我们可清楚的定位内地在谈所谓的”外聘督导”此概念时,其实指涉的就是境外督导,也就是来自港澳台的社工督导们,其中香港督导又因其得天独厚的政治、地理位置等条件因素,成为内地社工(尤指广深一带)发展初期的重要支持及依赖,在广深的诸多社工机构中,不难发现其背后都源自香港背景的社工支持,因此在项目承接及实操中也必然引入了香港督导,当然香港社工对内地社工于近十年来的支持、交流、扶持固然不在话下,官方、学界、实务界都已有许多相关交流、研究、材料等可查阅参考。

对于澳门督导的了解并不深刻,估计是否也因地域性的便利对珠海一带的社工给到较多支持;反观身为台湾督导的我,也明确了解以社工界的两岸交流而言,仍多以台湾-福建一带的台闽交流为主,地域性的条件决定再次获得了胜利。

上述针对本土及外聘督导的概念分类相信大家应该都没有太多意见,那么在开始谈谈外聘督导的细节时,我们应该先回头看看没有外聘督导的社工机构,为什么呢?

督导是什么?能吃吗?:不了解督导、不清楚督导,这类的机构对行业还没有健康成熟的认知,这时候不管是本土、境外甚至是天上掉下来的督导,对他都无感了。

资金紧张:讲白了就是手上没项目没资金,无法聘请外聘督导,当然这类的机构基本上也多数是连本土督导都没有的。

资源缺乏:这类机构可能有项目也有资金,但身边所在的行业圈并没有外聘督导的资源,因此也无法引进外援。

Say NO to 外援:坚信培养本土化督导才是机构前行与生存的不二法则,因此认为不需要外聘督导。这种想法当然比较极端,但也是有自己的坚持,属于有意义的选择不外聘督导。

外聘督导?What are you 弄啥嘞?

总的来说,不论为了什么请督导,目的都是希望机构能走得愈来愈稳、项目愈作愈精致、社工愈来愈专业,引用并认同向羽同志原文中的一段话如下,

设置外聘督导这个角色的初衷在于引进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促进本地专业服务水准的提升。

但究竟为何需要外聘督导呢?

高大上的虚荣心: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确实可能有些机构会抱有聘请外聘督导让整个机构瞬间高大上起来了,所以在条件许可下倾向外聘督导,当然要加以澄清的是此时的外聘行为应并非是聚焦在外聘督导本人,而是仰赖其所在国家/地区于社工专业累积的经验资历。

本土督导的人力不足及经验资历缺乏,这是基于量的考量,观察内地现存社工机构的普遍情况,多数机构碍于总体考量仍选择以培养本土督导为优先,唯有可能因机构承接项目多,现有的本土督导人力不足、经验资历也可能较缺乏,进而转向外聘督导做考量;又或者因本土督导质的能力无法跟进机构项目运营的脚步,也进而转向聘用外聘督导。

专业服务的保证:这是基于服务的质的考量,为了在业界将项目做好做精,而不是仅仅做到及格,部分视野较宽广较宏观的机构会在项目初期引进外聘督导,希望在外聘督导的协助下将项目做的出彩、做的有独创性、做的与众不同,最重要的当然是要能体现社工专业性。

无暇兼顾、分身乏术:在小机构或草创的机构中,常见机构一把手忙得晕头转向,他必须对外找资源、抓项目,对内有行政、财会、公关、培训、研究、专业服务等,当然机构内肯定有社工甚至兼职的相关人员,但你会发现一把手几乎所有的业务都要涉猎,校长兼敲钟,真的是牛仔很忙。因此希望将专业服务这一块”打包”、”委外”给外聘督导,如此一来肩膀就轻多了。

微信图片_20170919100653

错误的期待

专业服务:社工培训、支持、成长、情绪全交给外聘督导,标准的甩锅心态。

项目评估:有了外聘督导,项目评估不是事,坐二望一,不现实心态。

社工流动:我想,有了外聘督导,每个社工都会为我机构打拼卖命吧!嘿嘿嘿!

拼图式思维:各部门间独自运营缺乏联动,服务部当然就是外聘督导的事囉!

上述针对外聘督导的错误期待,你中了几项?

回应向羽同志的看法

斜体部分表示向羽同志原文中原话。

1. “外聘督导承担督导角色的专业能力肯定是具备的,但实践效果可能会因为社会情境不同、督导自身素质高低而不同。”

2. “上过督导培训班,接受过督导培训,就自动获得督导他人的资格和能力吗?”这点其实针对的就不完全是外聘督导,而应该另起炉灶好好的谈论现存的社工督导培养机制。

3. “ 而是扎扎实实从实践中累积出来,从一线实务中走出来,只有那些长期扎根一线服务,积累了大量的服务实践经验的一线社工才有可能成为督导者。” 这点我也表示高度认同,为何在业界会听到这么多一线社工反馈督导给予的支持一点不接地气,这并非要针对机构负责人、高校老师、高阶行政官员等,而确实是因为服务的输送就是实务性的工作,社会工作何其大,上述的身分角色都有其更应去努力去钻研的专业对口,但若真要论实务性工作,确实还是要扎实走过这么一遭的社工才具有督导实务性工作的本钱,也让人心服口服。

4. “其次要考虑督导的运作机制。所谓外聘督导,无非两种聘用模式,要么由机构自己出资聘用,要么由行业协会替政府部门聘用,然后委派至不同机构的不同项目开展督导服务。”

这点的观察也是很有道理的,外聘督导碍于体制的关系,严格说不隶属于机构的内部编制,故真正能参与机构内部的决策较少,对机构内部核心信息的知晓度也较弱,但一个健康的督导确实应该不仅只背负专业服务职能,也必然会有行政职能的角色承担,又或是承上启下的协调者、缓冲者等,这也正是向羽同志在行政功能提及外聘督导发挥有限之处。

在外聘督导的行政功能上,补充个人反馈,在个人服务的过程中,也有少数具有前卫概念的机构在强调外聘督导对机构内部事宜的涉入,并希望更多的授权给外聘督导,让督导能在关键时刻给力并克服因外聘机制产生的遗憾缺憾。这些细节都是要透过确认督导协议前提早对接达成共识,方使外聘督导功能及效益最大化。

其次在外聘督导的教育功能中,原文也提出了诸多督导的限制,总的一句来说往往呈现了事后督导、为评估而督导的结果。对此一说确实部分抱持认同,碍于时间、次数、距离等限制,某些外聘督导给予的协助确实较多可能是在服务开展之后才介入,不论是个案、小组或社区活动均是如此,所以事后督导的作用肯定较事前督导来的低,但若以偏概全也有些不太公平,在发展较成熟的机构中针对外聘督导的功能有明确的期待与沟通,以教育功能来说,会让机构的社工将手头上的工作做好整理并提早交外聘督导审批,也会用各种在线的其它模式促进外聘督导与机构、项目、社工的沟通与交流,简单的说外聘督导的支持不应仅侷限于面对面的督导,仅此而已。

最后则是外聘督导的支持功能,此处的论述跟先前大同小异,主要关注在时间、距离、关系等因素而认为外聘督导的功能较难发挥及彰显,同样如上的叙述,个人认为应要善用外聘督导的优势来切入视角,或许外聘督导无法跟进同工们每一天的工作情况,但俗话说旁观者清,外聘督导确实也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来对事件做出建议及评价,此外外聘督导当然只是整体机构管理层的其中一环,他的功能绝绝对对需要仰赖其他主管、本土督导等的通力合作,才能让督导效果最大化。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当我们在拿放大镜检视外聘督导的职能职责时,是否有时也要退一步用更大的整体格局来看待,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有其专业,当然也有其视角的限制,而在现今专业精致化的社工行业中,外聘督导也只是尽他岗位的努力来成就行业,但其他的支持、配合、合作此时在哪里呢?我们似乎都忘记了。

外聘督导 = 一次性筷子?

这种命题大胆了点,虽然似乎不堪入耳不堪入目,但确实有在坊间听过这种想法。个人总觉得事出必有因,一件事物既然存在就必有它的道理,外聘督导作为一种现象必然其来有自,端视你在怎样的时空背景角度下去理解它。

这让我联想到CBA外援的案例,如有看过CBA的客官们应该就有概念,CBA的球队俱乐部不乏开出高薪聘请NBA或其他联赛的国际球员,目的是为什么?很简单,不就是为了拿冠军咩!这是非常合情合理也没问题的,俱乐部花钱挖人才,外援球员拿高薪办事打冠军,双方一拍即合,再好不过。

那么外聘督导呢?外聘督导是否被机构神化成某种社工界的救世主?或者应该把机构作为案主,好好的跟案主会谈一下,你们究竟对外聘督导有什么期待?外聘督导是你们机构走向成功的过程还是目的?是工具手段还是合作伙伴?拿到所谓的”冠军”后,外聘督导何去何从呢?这些问题,客官们扪心自问吧!

微信图片_20170919100520

本土化督导建设之路

让我们回头来看看内地社工行业是否有所谓本土化督导建设之路,这点个人认为是必然的,而且不仅出现在社工这个行业,我们望眼北上广深的社工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社工晋升之路,以目前深圳为例从社工助理、一线社工、督导助理、初级督导、中级督导、高级督导(未来),一层一层的晋升渠道至少有个雏型框架出现,但这是内部行业发展的路线,而行业当然希望愈来愈好,所以开始有了体制外的外聘督导的队伍介入,从行业一开始的扶持、行业稳定后的支持,都可见外聘督导的身影。加上本土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想,外聘督导绝对不会成为本土社工服务的主要人力,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外聘督导能挟带境外发展成熟的社工理念及服务概念传播至境内,并持续培育境内的本土督导,这是在本土化督导建设之路中我们乐见的。

外聘督导在一开始或许在服务前线给到很多支持,目前是希望人力长出来,但随着行业的逐渐稳定发展,外聘督导的支持力度或许会远离一线,但可能会延伸到本土化督导制度、督导考核、督导培育、考试制度的层面给予帮助,所以这一切的一切也必须奠基于内地的社工发展趋势而定。

但,外聘督导能让行业的发展少走一些弯路,难道不是吗?

内外兼修,珠联璧合

回到本文的命题,主要是在探讨外聘督导的作用,上述的论述也跟客官们说明了个人的观点,当我们拿放大镜单独检视外聘督导的职能功效时,当然会发现有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对外聘督导、本土督导、督导机制乃至专业服务及机构管理的部分,我们都应用一种更宏观的格局来看待行业,老实说,外聘督导也不过是行业中的一个小环节,不管外聘还是本土,都只是为了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力付出,成就社工行业的美好,因此我们都要懂得欣赏彼此的美,并携手前行。

发挥外聘督导效能最大化的小小建议:

善用外聘督导的优势,本文所指的外聘督导主要指境外且社工行业发展较成熟并具有丰富行业实务经验地区的社会工作者,因此当机构聘请了外聘督导,也请善用外聘督导本身挟带的社工经验优势,深入的挖掘督导身上的经验素材,相信肯定是大有所获且能激起本土与外聘社工专业上的碰撞火花。

本土督导与外聘督导的神助攻、神搭配,基于外聘督导并非机构的专职督导,在时间、距离等条件的限制下,外聘督导可能无法及时掌握机构服务及同工的实时状态,这时就需要本土督导的配合与协助,如本土督导能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适时的与外聘督导保持良好联系及对接,则绝对有助于外聘督导到访时的效率提升,也拉近外聘督导与机构内部的距离、与项目运营的跟进、与同工伙伴间的关系建立,故本土与境外的合作,才是致胜关键。

良性的机构管理层联系会议,机构的规模如果较小,外聘督导的介入较为单纯,也就是与机构管理层在服务协议签订前做好明确的对接即可;但如机构的规模较大较成熟,则建议定期召开机构负责人、部门或项目主管、本土督导、外聘督导等跨单位的联系会议,甚至机构的重大会议也可邀请外聘督导一同参与,目的是让机构与外聘督导建立更密切的连带关系,也增加双方的互信互赖。

机构聘请外聘督导的自我需求评估,这代表什么?也就是机构必须先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为什么你需要聘请外聘督导?有没有想过外聘督导可以给到机构什么?外聘督导能跟机构现有的组织架构做怎样的配搭?如能针对上述提问有清楚的构想,则可进一步将聘请外聘督导的需求转为可操作化并体现至协议明确化,将绝对有助于外聘督导效益最大化。

因应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督导形式也日渐的多元化与丰富化,外聘督导固然会有时间、距离、频率次数等硬件条件上的限制而引人诟病,担心督导效率因此低下;但上述的督导形式皆为线下模式,在如今的社工督导环境下,尚有诸多在线的模式可以增进督导效率,诸如定期与同工进行网络语音或视讯督导以了解项目运营情况、QQ群及微信群都相当方便的进行在线交流及相关档案的发送及批阅、甚至工作用的网盘及专用APP,也能够及时的反映工作成效,故如何的善用工具也能够有效的突破限制加大成效。

外聘督导的机制或许是内地在社工发展特有的一个现象,但也是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且借力于外聘督导的扶持也着实加速了内地社工发展的脚步,虽然外聘督导的介入必然有其优势、劣势、贡献、限制,但恰恰让我们在这条实践的道路上滚动修正,配搭出更适合内地的模式,此外,少走一些弯路、冤枉路,何尝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