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北京通州发布
一幅画卷,讲述一段历史……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了解到:
近日,通州区博物馆从英国迎来了两张无偿捐赠的珍贵版画——它们自带故事效应,展现了19世纪中叶通州的故事。
先睹为快:
首先来看看这张版画《八里桥之战》
在一片空旷之地,双方骑兵展开了激烈混战。↓↓
八里桥之战发生在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一场激烈的战斗,因发生地点为八里桥而得名。此次战斗中,虽然清军士兵表现英勇,但终因战法、装备严重落后而惨败。
★再来看这张版画《通州燃灯佛舍利塔》↓↓
“ 这两张版画的到来,
填补了通州区博物馆没有此类文物的空白。
那么,这两幅作品来自哪里?
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通州小布了解到:
这两幅作品,是其收藏者——社科院研究生院吴十洲教授,于10多年前在英国所得!
“我当时主要是看和中国有关,便买了回来。后来又对内容进行了一翻了解。”吴教授说,当年购买时,两幅版画还没有装裱,后来为了更好地收藏,自己进行了装裱。

▲区博物馆馆长郑旭升对吴教授的无偿捐赠表示了感谢,并向他授予了荣誉证书。
下面,再仔细来看看这两张版画:↓↓
《八里桥之战》的版画为横版,版画下面有一行英文,内容大意为“皇家龙骑兵禁卫军跟八旗兵在北京附近的遭遇战”。
版画内容为双方激战的场面,大部分骑马作战,也有几人短兵相接,或是人仰马翻,可见战势之猛烈。
该画为彩色,但据吴十洲教授分析,色彩是后来才上的:“这幅画是出自《伦敦画报》,也有翻译称为《伦敦新闻画报》、《伦敦画刊》等,按当时的出版状况看,通常不会为彩色的,而且这个颜色仔细也可看出是后涂上的。”
资料记载:《伦敦新闻画报》创始于1842年,是世界首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画报初始就对中国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1857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文字报道。
另一张版画为《燃灯佛舍利塔》。该版画为竖版,黑白色,画面下方有一段较长的文字,主要是对燃灯佛舍利塔基本情况的介绍。
画面上燃灯塔高高耸立,塔旁有一棵长势茂盛的大树,塔前为一个看起来比较方正的院落。
“这幅版画我还没有考证出出自哪里,但创作时间应是在19世纪中叶左右。”吴教授表示,燃灯塔是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在当年的战争年代也常被“记录”。
两幅版面能够“漂洋过海”,从英国到通州,当然要感谢吴教授。
3年前,在通州区博物馆的一次展陈方案评审中,吴十洲教授受邀作为评委,自此双方便结下了缘分,并计划将个人收藏的和通州有关的两幅版画无偿捐赠给通州博物馆,近日终于得以成行。
据悉,目前通州区博物馆尚无版画类文物。这两幅版画将根据展览需求适时展出。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通州发布,查看原文(包含文中图片)请点击链接http://mp.weixin.qq.com/s/NqTqPfum2Z88budtALhL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