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传统年画刻绘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研修工作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6/12/02浏览量:来源:

2016年8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主办,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联合承办的“传统年画刻绘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本次研修班共接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传统年画刻绘技艺传承人,其中包括4名国家级和10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的相关文件精神,本次研修班共分集中授课、实地考察和创作展览三个部分,其中集中授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共约40天;集中实地考察共约20天,总培训时长约60天。

为办好此次高级研修班,我院依托中国社科院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雄厚实力,充分挖掘并有效整合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多家文化事业单位的专业师资力量,邀请到了刘魁立、王震中、何星亮、魏道儒等多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薄松年、孙建君、李文儒、白云翔、葛承雍、张政文、李振球、萧放、色音、王福洲、孙冬宁等30余名相关专家给学员授课。

具体的研修课程及授课专家如下: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单位及职称

授课内容

3.21

王震中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所副所长

图腾与原始信仰

魏道儒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所研究员

佛教与传统文化

3.22

卢国龙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 研究员

道教思想与道教文化

陈进国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 研究员

民间信仰事务的社会化管理

3.23

李文儒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 研究馆员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技艺(上)

李文儒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 研究馆员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技艺(下)

3.24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研究室主任 教授

中国民俗概论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勇坚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

互联网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

3.25

色音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研究所 研究员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艺术研究

何星亮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节日礼俗与节日文化

3.26

苑洪琪

故宫博物院 研究馆员

考察故宫博物院

3.27

陈昊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藏玉器与青铜器

赵镭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

3.28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研究室主任 教授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魁立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原所长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3.29

白云翔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 研究员

手工业考古与传统工艺技术研究

苑洪琪

故宫博物院 研究馆员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文化遗存与文化符号转化

3.30

葛承雍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上)

葛承雍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下)

3.31

吴卫国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博物馆与传统文化

张政文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 教授

东西方审美观比较概述

专业基础课

专业方向课

授课时间

授课老师

单位及职称

授课内容

6.21

王福州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

以整体性思维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孙冬宁

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 研究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外保护现状

6.22

孙冬宁

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 研究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刘畅

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分类保护标准

6.23

薄松年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中国年画史(上)

中国年画史(下)

6.24

郑 嵘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馆藏品

赵海翔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藏品

6.25

姜 哲

中国地质大学、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的兴起与传统年画

6.26

吕 焰

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国传统年画张贴空间的分类

中国传统年画张贴空间的现代传化

6.27

薄松年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中国年画史(三)

中国年画史(四)

6.28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 教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智慧(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智慧(二)

6.29

参观恭王府展览

陈晓文

恭王府管理中心 副主任

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

6.30

李振球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中国民间美术(一)

中国民间美术(二)

7.2

马 驰

天津美术馆 副馆长

天津美术馆书画展览

钱 玲

天津博物馆馆长助理

天津博物馆书画展览

7.6

华黎静

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社主任

桃花坞年画

7.7

程 义

苏州博物馆馆长助理

苏州博物馆展览讲解

7.8

陈 浩

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9

凌利中

上海博物馆 研究馆员

上海博物馆书画展览

8.11

宋 颖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民俗”年画专题

8.12

姜彦文

天津美术学院

海外藏中国年画的调查与研究

技艺的背后-美术史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年画

8.13

薄松年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中国传统年画-门神专题

中国传统年画-灶神专题

8.14

邬建安

中央美院、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转换

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转换:

分组设计

8.15

杨 秀

中国艺术研究院、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国传统年画田野调查方法

中国传统年画田野调查方法

8.16

薄松年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中国传统戏曲年画专题

中国传统戏曲年画专题

8.17

孙冬宁

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 研究员

中国传统年画老字号的保护研究

姜彦文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传统年画老字号

-天津杨柳青年画“义成勇”画店个案研究

8.18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 研究员

中国传统年画田野调查方法

陈晓文

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

传统年画“福气包”的文创设计

孙冬宁

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 研究员

非遗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年画老字号的研究与保护

8.19

马立明

中国美术馆、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国美术馆馆藏年画研究

8.20

吕 焰

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赏析

8.21

石军良

河北邢台学院

传承与创新-传统年画作为资源的时代转换

8.22

黄 宏

恭王府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少将

参观恭王府铜镜展

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成立工作筹备会暨“振兴传统工艺”中国传统年画刻绘技艺分类保护学术研讨会

专业考察课

第二期7月1日--10日

7.1

天津杨柳青年画博物馆和年画作坊调研

7.2

天津博物馆考察

7.3

天津美术馆考察

7.4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保护单位调研

7.5

山东高密扑灰年画保护单位调研

7.6

苏州博物馆和苏州桃花坞年画社考察

7.7

绍兴文理学院中韩文化遗产中心调研

7.8

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考察

7.9

上海博物馆考察

7.10

中华艺术宫考察

7.11

上海图书馆考察

第三期8月23日--8月30日

8.23

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考察

8.24

河南滑县木板年画调研

8.25

河南朱仙镇年画调研、开封年画博物馆考察

8.26

陕西凤翔年画调研、中国青铜器博物馆考察

8.27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考察

8.28

山西新绛年画调研、山西临汾尧庙考察

8.29

山西平阳年画调研、广胜寺考察

8.30

青龙古镇民俗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考察

学员信息

单位

地区

姓名

级别

杨柳青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天津杨柳青

霍庆顺

国家级传承人

王 进

传承人

张克强

传承人

张 宏

传承人

凤翔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陕西凤翔

邰立平

国家级传承人

王惠芳

传承人

王怡璇

传承人

来 晨

传承人

滑县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南滑县

韩建峰

国家级传承人

韩丙赟

传承人

高密扑灰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山东高密

吕蓁立

国家级传承人

吕红霞

传承人

许立栋

传承人

王俊波

传承人

齐传新

传承人

杨家埠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山东潍坊

马志强

省级传承人

杨传贵

传承人

杨付涛

传承人

刘一蔓

传承人

宋雨阳

传承人

卢氏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南三门峡

张德琰

省级传承人

赵延斌

传承人

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保护单位

河南安阳

李秋旺

省级传承人

小杨庄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南新乡

张同瑞

省级传承人

武强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北衡水

康英勤

省级传承人

冯 斌

馆员

朱仙镇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南开封

张廷旭

省级传承人

任鹤林

传承人

内丘纸马项目保护单位

河北邢台

魏进军

省级传承人

李建华

传承人

安阳木版灯笼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南安阳

苏海亮

省级传承人

苏海飞

传承人

平阳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山西临汾

赵国琦

省级传承人

张东方

传承人

泰山水陆画项目保护单位

山东泰安

张公石

省级传承人

孙振礼

传承人

佛山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广东佛山

郑太昌

传承人

苏志光

传承人

广平水陆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北邯郸

高超奇

传承人

刘京京

传承人

新绛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山西新绛

郭全生

传承人

刘月亲

传承人

绵竹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四川绵竹

李道春

传承人

李德敬

传承人

无锡纸马项目保护单位

江苏无锡

陶晓梦

传承人

桃花坞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江苏苏州

伏祥鹏

传承人

张飞帆

传承人

凤凰庄木板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山东日照

李相夺

传承人

林萍

传承人

濮阳刘氏木板年画项目保护单位

河南濮阳

刘怀京

传承人

此外,本次研修项目还分别于3月20日与8月 22日举行了开班典礼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和第二次研讨会(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成立工作筹备会暨“振兴传统工艺”中国传统年画刻绘技艺分类保护学术研讨会),分别就本次研修班的课程设计及年画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取得了广泛共识。

本次高级研修班的顺利举办,既是我院作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院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打造中国“工匠精神”的积极响应,更是充分展现我院一流办学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舞台。

虽然此次研修时光短暂,但是各位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学员与承办单位之间结成的友谊将会长存。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不仅理解了年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加强了各地年画刻绘艺人之间的交流,更懂得了戒骄戒躁、臻于至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是刻绘时代精品、传承一代文化的钥匙。

根据工作计划,预计本项目学员作品结项展览将于12月底在恭王府举行,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