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关于北京探秘、世界博物馆文化的顶级讲座,设计周里不可错过的饕餮。
距离天安门1.5公里、一条拥有600余年历史、不足500米的杨梅竹斜街。
2018北京设计周,在百年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上,书香四溢。古色古香的“先生的书柜”展览,让您从喧闹中,渐渐走入学者的世界,了解知识带来的喜悦、沉淀与静谧,看到杨梅竹斜街不为人知的“书香情怀”。
沙龙——先生面对面
在杨梅竹斜街创作的沈从文先生
两场下午茶沙龙,我们将近距离与顶级学者促膝而谈,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读书、求学、著书的宝贵经历。
一本书从无到有,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连贯的文字,但文字的背后承载着的,却是作者生平所遇而形成的思想肌理,了解一本书我们更应该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如果不是和学者面对面的交流,你可能很难体会到,他为什么会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这样一个突破点,是电光火石的灵感,还是日积月累的积淀?可能都有,也可能都不是。
来吧,听听他们怎么说。
其一:“先生面对面”沙龙: 《世界博物馆的类型与范式》
演讲人:吴十洲
吴十洲,又名吴卫国,1953年6月北京生人,祖籍江西鄱阳。毕业于南开大学,师从朱凤瀚先生,历史学博士。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员、中国农业博物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博教育中心原主任
著有《两周礼器制度研究》、《紫禁城的黎明》、《乾隆一日》、《归去来兮——那些去往台湾的文化名家》等书。
《世界博物馆的类型与范式》
讲座提要:
1962年,美国学者库恩提出一个核心概念——“范式”。其中,他表示反对那种把科学知识的增长看成直线似的积累。他依据科学史材料,提出了科学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动态结构理论。
这一观点的提出绝非偶然,西方文化历来有一种注重“代数”的思维传统,好在近代以来我们民族也基本掌握了这样一套思维方法。
可以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我国博物馆发展与中华文化振兴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的博物馆类型已经形成了以一定数量依据某种共同的标准与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组合关系。今天题目将世界博物馆的形成与存在方式划分为12种类型,犹如12道代数公式。敬请关注。
时间:2018年9月29日 15:00—16:30
地点:杨梅竹斜街微胡同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人数有限、额满为止)
其二:“先生面对面” 沙龙:《老照片里的中轴线》
演讲人:刘阳
刘阳,北京历史文化及圆明园、教堂建筑专家。现就职于圆明园管理处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会员。著有《昔日的夏宫圆明园》、《三山五园旧影》、《圆明园的故事》、《万园之园-圆明园盛景今昔》、《谁收藏了圆明园》大陆简体版、《五朝皇帝与圆明园》、《谁在收藏圆明园》香港商务繁体版等诸多历史文化畅销书。
《老照片里的中轴线》
讲座提要: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即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南北引伸、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首善之区、九州之首、位于世界中央的历史地位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地位,城市中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近百张老照片,梳理和认识北京中轴线的百年变迁,探寻那些已经消失的中轴线建筑和变迁。
时间:2018年9月30日 15:00—16:30
地点:杨梅竹斜 微胡同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活动场地介绍
“世界儿童绘本阅读促进会”联合“标准营造”,将活动场地确定在大名鼎鼎的“微胡同”。
“微胡同”是设计师张轲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一次建造实验,目的是探索在传统胡同局限的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的可能性。微胡同里面的结构、布局和设计,让学者和听众在自然而超然的氛围中,实现最好的交流。
我们是谁?WHO ARE WE?
世界儿童绘本阅读促进会
“世界儿童绘本阅读促进会”为建立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文化协会组织,以根植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服务社区儿童群体为目标。
在朝阳门社区、大栅栏社区的支持和协助下,我们曾举办了“法国绘本动画节”、演乐音乐故事会、“书香杨梅竹”世界儿童绘本艺术空间项目等带有地域和国际特色的活动。
我们希望能让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孩子,通过阅读中、法、德、日、匈牙利等世界各地的绘本,看到世界文化的美丽、奇妙与不同,增进中外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藉此,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产生更深刻的热爱,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