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社会与民族学院社会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全班同学赴社科院社会学所探访,与学业导师亲切交流座谈,并参观社科院图书馆等。活动由院长助理赵亮员老师主持,2023级社会学班主任、院长助理庞志老师组织,学生工作办公室刘柯欣老师带队。本次参访得到了社会学所科研处的大力支持,同学们领取了精美的手袋,收获了杂志期刊。
导师寄语
第一个环节为导师寄语环节,本环节由社会学系的系主任李春玲研究员主持。李春玲老师指出大学生面对导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主动,主动积极联系导师。同时,大学是一个探索的时期,社会学路要走得长,也要宽阔的视野,因此本科期间要将兴趣放广。
陈涛副研究员鼓励大家保持独立人格,不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设限。
徐宗阳副研究员鼓励大家积极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启发。徐老师认为学业导师制度的设置对学生而言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知识的传输;二是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对老师而言也是一种言传身教的责任。同时,徐老师也告诉大家大学时期别给自己设限,一步步踏踏实实走。
范譞老师认为导师制度能让学生看到一个研究者可以过怎样的生活,初窥研究门径。同时鼓励学生们拓宽视野,促进教学相长。
杨可老师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告诉大家要相信自己很重要。杨老师提出“学无常师”和”学无常法”,鼓励大家多请教老师同时自己要有自主性,拥有更大的视野。
陈华珊老师通过介绍自己已经毕业的两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详细亲切地告诉大家要选择好自己的道路,积极与老师沟通。
刘保中老师指出学业导师制度是很好的,大家要利用好相关资源,有主动性地把握资源。同时大学成功定义是多元的,要学会自己主动适应环境。
肖林老师根据过往的教学经验讲述了当导师的感受和建议,鼓励大家不要一味追求绩点,应该知道社会学是怎么样的,探索更多东西。
何蓉老师鼓励大家要有信心,拥有良好的学术资源要尽力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出来。同时提出学业导师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望远镜,让学生看到更大的视野而非挤在小池子里竞争;二是扶手,帮助学生面向更广阔的田野,在更大的世界有所收获。
李炜老师站在社会的视角上谈论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鼓励大家多经历,也对事情要有聚焦和侧重。
新任学业导师聘任仪式
第二个环节是聘书发放仪式,由李春玲研究员和庞志副教授为2023及本科生学业导师代表发放聘书,并寄语师生们教学相长,通过读书会、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发挥科教融合学院及学业导师制的优势,更好助力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同学们和导师们欣然合影留念,对有导师们指导的学术探索之旅充满期待。
活动小结
罗恩琪同学作为学生代表简短发言,她表达了对学业导师们的感谢,并期待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社会学为志业,在学业和学术道路上收获成长和历练,不断进步。
赵亮员老师做总结发言,他强调了学业导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优秀的导师充当领路人的角色,可能会影响同学们的一生,他结合本年的学业导师考核工作向新聘任导师们反馈了往届同学们对导师角色的期待,并感谢导师们在本科生学业和综合成长过程中的指导和付出。对同学们而言,本次聘任仪式也是“拜师礼”,今后的“修行”要更好发挥个人能动性,积极主动沟通和承担,打好各项基础,在历练中实现成长,期待同学们在导师指导下,毕业时能有充盈的收获。
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参观了学业导师们的办公室,并分头与导师商讨制定学业计划,部分同学们参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