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院新闻   ·   正文

田野课堂总结(一)|社会与民族学院成功举办社会学专业实践暨田野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10/24浏览量:来源:

信息中心讯:2023年暑假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2021级本科生在指导老师和研究生带领下,分赴山东邹平、江苏吴江、浙江海宁等地,分别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专业实践暨田野课堂活动,同学们在期间走村入户、访谈村民、村干部、企业主和经营户,在田野中调研,践行研究型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呈现2023年暑期专业实践暨田野课堂的调研成果,并就田野课堂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交流,10月15日下午,我院2023年社会学专业实践暨田野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笃学讲堂举办。来自校内外的十余位领导和专家与同学们一起,就田野课堂建设交流经验并开展深入研讨。

交流会首先播放了各组同学制作的田野课堂回顾视频,之后由主持人社会与民族执行院长赵一红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了本次参会领导和专家,他们是: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院长陈光金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新清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刘能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李国武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主任唐军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李丁副教授。此外,校内社会与民族学院部分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

社会与民族学院执行院长赵一红教授主持会议

领导致辞

交流会的第一个环节是领导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新清首先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与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同学取得的田野调查成果表示祝贺。他指出,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王校长回顾了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和陆学艺先生注重调查研究的治学风范,指出社科院社会学所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都有“从实求知”的学风传统,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第一手真实可靠材料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王校长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实验室在社会,社会调查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娴熟的基本功。实践育人是思政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田野课堂”这种教学形式促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走进社区、农村和企业等社会生活场景,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见证时代发展变化,能够更好地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感受。社科院大学将会继续支持社会与民族学院田野课堂建设,并鼓励推广这种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为把同学们培养出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而不懈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新清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指出,田野课堂的定位不是访学,也不是观学,而是研学,要真正“进入田野”,就需要多次去田野,并将其作为对象世界而持续研究,从他者转化为其中的一部分,深入其深层结构。张院长指出,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和《云南三村》中所刻画的乡土社会,已经被中国式现代化所改写。现在的村落社会是一个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而被市场、政府与社会所打造的全新社会,而且还是一个迅速变迁的社会。这使社会学人能够在这个压缩的时空结构中亲身参与体验与观察其变迁过程,研究其过程性特质。应该说,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老百姓的首创精神与生产生活探索是我们最好的理论建构之源。读懂社会这个文本与读懂经典理论的文本同样重要。他鼓励同学们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加深自身的社会学的修养。同学们要提前布局自己的学术生涯,在调研方法方面多加钻研,要善于将他人知识转换为自我的内在理论逻辑,并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我们的对象世界。要做好田野课堂的培养,避免出现“学社会学的却进入不了田野”的问题的发生。老师只能将大家带进田野的空间。但要让田野转化为自己能够学理进入的田野,才能学有所成。另外,还要在进入田野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将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学理论结合起来,较快进入那个叫做“自己的田野”。同样一个田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获得。希望大家今天好好总结,为下一次进入田野做好学理准备。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院长陈光金老师表示,田野课堂的举办和召开田野课堂成果汇报和经验交流会非常有意义,这是社会与民族学院首次以团队成建制的方式开展田野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今后要坚持下去,将其设为人才培养的“制式环节”。陈院长强调,作为“三大课堂”之一的田野课堂,其重点不在于提升多少学术水平,而是引导同学们对社会现实的追问与思考,期待同学们通过田野课堂,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从稚嫩的幼苗成长为大树,成长为国之栋梁。陈院长也从学术成长的角度为同学们今后在实践与治学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给出了切实的指导建议,比如要从关注身边单一的田野,到看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多样性的田野,去追问为什么不同,寻找背后的道理,从经验性的田野到学理性的田野,从静态的知识传承到动态的社会实践,学会描述社会,理解社会,提升参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实践进程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院长陈光金致辞

带队教师和各组组长汇报发言

交流会的第二环节由带队教师和各组组长汇报发言。李原老师主持这部分的师生汇报环节。带队教师代表刘亚秋、朱涛、赵亮员老师先后上台发言,充分肯定了此次田野调查中同学们的表现,并结合带教体会,从田野课堂组织实施、田野课堂定位、实践效果评价、改进方向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发言交流。各组组长黄蕊、柯思羽、张振国、高禀超、吴奕帅同学分别结合自己的实地调研做了主题汇报。

社会与民族学院副院长李原老师主持师生汇报环节

刘亚秋老师发言

朱涛老师发言

赵亮员老师发言

邹平组黄蕊同学以《党建引领乡村发展》为题发言,结合在长山镇东尉村和青阳镇钟家村的实地调研,探索了关于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传统农业与本土代际割裂等问题和改进之道。

吴江组柯思羽同学以《土地、集市、信仰:江村八十年后》为题发言,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研究设计,以民间信仰组为例展现了此次活动的具体过程,最后展示了活动的丰硕成果。

海宁组张振国同学以《感受潮乡文化,研习富民产业》为题发言,展示了同学们开展的志愿活动和调研情况,表示同学们借田野课堂看到了课堂和书本中的社会学知识的真实体现,也从乡土中生长出了属于自己的问题和关怀。

参与CSS调查的吴奕帅同学以《行者常至,为者常成》为题发言,借《城市社区物业纠纷中的角色互动与博弈》分享了自己的田野工作小结,并表示自己将“愿为民安乐,策马再力竭”。

辽宁兴城组的高禀超同学以《凝望古城——辽宁兴城田野工作小结》为题,围绕兴城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展开调研,并针对古城保护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思考。

专家点评及经验交流

交流会的第三环节是专家点评及经验交流环节,由赵一红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能教授分享了北大社会学近年田野课堂开展的经验,并谈到自己对从“跟自家导师调研”到“团队调研”的转变的理解和思考。他指出,田野调查的关键在于“占有”。对田野资料的占有,如果只在导师身边旁听是会有欠缺的,必须亲自实践。研究不只是理性的过程,也是情感和伦理的过程,不是书本中的别人的东西,而是活生生体会到的案例、“我自己”的案例,只有下到田野才能收获自己的东西。同时,刘老师也宽慰同学们不用焦虑,作为才入行一两年的社会学新人,初次田野只是“试试试”调查,需要多次重访和长时间的停留。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主任唐军教授忆及参与2021年社科大社会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论证的过程,肯定了社科大社民学院从田野课堂的动员、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闭环,这类培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调查能力和学术功底大有裨益。他提出要结合育人特色和专业气质来思考田野课堂的定位和设计,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需要。唐主任还建议在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的将来,城市社区的田野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就此他分享了北工大在“接诉即办”领域开展教学研究协同育人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李丁副教授结合自身在北大的求学经历和人大的任职经历,以及近年带教人民大学田野课堂的体会,介绍了人大和北大相关的田野课堂体制机制和历史传承,并期待各高校社会学专业共同做大做强社会学的田野课堂。李丁老师指出,人大的田野课堂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田野调研报告不是田野课堂最重要的产品,参与田野调查的同学们才是。许多学生们对社会学学习印象最深刻的往往就是读书期间的田野经历。李丁老师以人大近年田野课堂实践育人的具体做法为例,强调社会学界要共同支持、赋能、使用、信赖、规划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做社会人,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李老师还探讨了田野课堂相关组织传承和持续发展的可行之道。谈到,以往的田野课堂更多是学生在田野里的“野蛮生长”,但这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学发展的需要,如今的社会学人才培养更需要成建制的训练。此外,人才培养也不只是收集分析资料写报告,关注认知能力,而是要让学生更多面临真实的社会情境,全面发展,提升非认知能力,学会如何去做人,学会做社会人,能够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进入田野。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李国武教授分享了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如品味基本知识的常规课堂,寻味研究魅力的学术课堂(讲座/读书会等),体味社会世界的田野课堂“三味课堂”体系设计。李老师对社科大社会学专业的田野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探讨了作为制度化的田野课堂如何可持续规划化组织的问题,并针对如何让学生更好在田野课堂中成长,提出了诸多中肯切实的建议。比如在田野课堂中要尽快明确调查主题,进行聚焦的调查和纵深式的信息收集,深入挖掘田野内涵等。李老师同样劝勉同学们不用心急,成长需要过程,在田野中不要光见物,也要见人见事,慢慢进步。

会议最后,赵一红院长作会议总结。她认为,此次田野课堂建设经验交流会是一次真切有效的大会,各领导和专家畅所欲言,交流了经验,启发了思路。下一步学院将根据本次会议上领导专家和师生们提到的意见建议,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完善后续田野课堂的设计,提升实践育人成效,为培养卓越研究型人才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