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凤芝,为我院2020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健康社会工作——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治理”的主题讲座。讲座由社会学院常务副院长赵一红教授主持。
图1:马凤芝教授开展讲座
图2:赵一红教授主持讲座
马凤芝教授本次带来的主题讲座聚焦健康社会工作发展前沿领域。首先,马凤芝教授结合当前我国所处时代背景,提出健康社会工作的发展理念。我国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同时也面临着百年难遇的疫情。对于全球面临的疫情难题,我们应当如何发展健康社会工作,马凤芝教授认为,这涉及了两个理论问题,一是有关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治理,二是有关健康社会因素理论和健康治理。
其次,马凤芝教授阐明了何为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健康治理理念,即实现从传统医学到健康医学范式的转变,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这也意味着医疗方式的转变,健康社会工作将会进入到医疗服务体系中,传统医疗服务向全人健康服务转变。全人健康服务就是为人们提供整合的医疗服务,也就是对涉及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以及行为方式的干预服务。这也意味着全社会都需要参与其中,社会工作及其从业者也不能缺席,全人健康的服务地点也从单一医院扩大到医院和社区中。
再次,马凤芝教授介绍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传统认知中对于健康的影响因素分为两个,一是健康是个人的事情,二是健康受到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大众的目光逐渐聚焦在第二点上,并将其称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接着,马凤芝教授对社会关系、社会背景对健康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分析,WHO成立“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致力于影响国民健康的社会因素方面的工作,倡导建立“追求每个人的健康和福祉的世界”。一直以来,国际对于疾病的关注聚焦在垂直运动上,只关注疾病本身忽视了疾病的社会背景,也导致了70年代技术主导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遭遇失败。马凤芝教授提到,现在国际重新出发,重视社会因素并强调其重要性,委员会在2008年提出三项建议,通过从改善人们日常生活条件,解决权力、资金和资源分配不公,衡量和了解存在的问题并评估行动的影响三方面入手减少不公平现象。这也意味着健康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医疗和医学的边界。
马凤芝教授总结到,健康问题极为复杂,单一医疗不足以应对。应从健康管理视角出发,加强医疗卫生改革,整合初级卫生保健系统,落实公共卫生行动和初级保健,保证社区健康,确保卫生系统向普遍可及的卫生保健和社会卫生保障方向迈进。
图3:同学们向马凤芝教授提问
讲座的最后,马凤芝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提出的最新时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解决了同学们心中的困惑,获得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马凤芝教授介绍的健康社会工作中的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治理相关内容,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增添了社会工作新的分析视角,也使同学们认识到,发展健康治理理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刻不容缓,社会工作者应投入到社会的健康治理当中,为健康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