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讯 2021年4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笃学讲堂”第六讲之《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与实证进展》如期开展。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良老师担任主讲,社科大社会学院副教授周少贤老师主持、评议。
社会学笃学讲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主办,学生社团社会学社、信息中心承办。
本次讲座围绕家庭与儿童心理发展,结合生活实际和典型案例,介绍该领域理论和实证研究,回应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
【问题导入】
罗良教授首先点明了家庭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量化研究表明:人在0-18岁的年龄阶段,大约有87%的时间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之下,相较来说,只有13%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期。然而,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时间的缺失(兴趣班对于儿童时间的过度占据)、主体的缺失(丧偶式育儿)、过度的教养(直升机式父母或割草机式父母)、方式不当四个方面。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家庭教育的发展和未来。
基于此,罗良教授提出了三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你认为家长们会希望孩子们在耶鲁大学里抑郁,还是在亚利桑那大学里快乐地过日子?假如做父母需要考证,你能拿到证吗?如果你成为一位家长,你具备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吗?
了解“家庭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将帮助我们思考和回答这三个问题。
【正文】
关于理论,罗良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命系统理论”。罗教授形象地称之为“套娃理论”,即以家庭为中心,逐渐向外扩散开去。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出发,生命系统理论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系统五个部分。而把握这个系统,对于我们理解家庭与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
空间上的系统以由活动、角色、人际关系构成的微观系统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此为“套娃”中的第一层;而学校、家庭、同伴群体三个微观系统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中间系统,此为第二层;紧接着是衍生出来的家庭之外的诸如父母的工作场所、孩子所在的学校、家人的同伴等外部系统,以间接的方式影响儿童心理,此为第三层;而最后一层便是在之前三个系统之外的文化环境的宏观系统。众多研究表明宏观因素会对个体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罗老师以全世界15岁男、女学生数学和阅读能力差异以及幸福公平指数与女性地位关系两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文化环境及其潜在的信念系统和意识形态对于个人的影响。
而谈及时间系统,罗老师通过一个个实例,向同学们展示了时间、时期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举例来讲,父母离异这一事件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发生会对儿童心理和成长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而当青春期恰好碰上更年期,时间上的碰撞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在大概了解了生命系统理论后,罗老师开始为同学们介绍该理论的模型发展历程。以人类发展的生物生态学模型为基础,引入“最近过程”这一概念,便形成了“过程—个人—情景—时间(PPCT)”模型,这也是布朗芬布伦纳理论的核心。在模型发展中,罗老师尤其提到了个人特征这一概念,从需要、特征、动力三个方面出发,表明人的特征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结果。这一模型能够有力地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发展。
关于实证研究,罗老师首先提到各方面背景会影响父母的教养认知、合作和分工,进而影响教养类型、沟通类型、卷入行为,最终影响孩子的行为问题、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学业成绩、同伴关系、情绪情感等方面。在这个部分,罗老师通过多个生动形象的案例,详细论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工作时间、父母的教育期望、父母的教育卷入四个方面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物质、时间、情感出发,分别以孩子、父母、第三方的视角,多角度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得出了在普遍情况下父母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工作时长的科学分配,科学的父母期待定位与表达以及更加自主化、结构化、温情化的重质不重量的教育卷入对孩子心理发展有利这一结论。
由此,罗老师引出了关于“提高父母科学进行家庭教育能力”的研究介绍,并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三个研究趋势,即重视父母自身心理、重视具体心理品质的养育行为、重视父母养育行为的相关政策研究,为同学们之后学习和研究这一领域做了方向上的指导。
讲座最后,罗老师表示,虽然对于家庭与儿童心理的研究只是一个很小的层面,但是对其的研究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期待有更多人愿意投身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来。
评议人周老师也表示,罗老师的讲座既是一堂关于学术研究的讲座,也是一堂献给未来的爸爸妈妈们的讲座。关于家庭与儿童心理,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命题,也是一个生活命题。
在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在逆境中依旧获得了成功的特殊案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等问题,罗老师先后给出了“抗逆学生”“以父亲为视角的研究”的解答。在回应“成为父母需要考证的现实可能性”这一问题时,罗老师提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不能因为想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就否定了人们生育的权力。但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加入一些针对准父母的培训,在保障人民权力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进行教育。现实的情况要比学术研究复杂得多,但人们的行为依旧可以随着更多科学观念的引入而慢慢有所改变。这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撰稿:李一飞
摄影:黄晓煜
编辑:张天帅
审校:周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