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院新闻   ·   正文

王绍据老师讲述“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

发布时间:2020/11/16浏览量:来源:

2020年11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邀请到原中共宁德市委第一届委员、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王绍据老师开设扶贫专题讲座,社会学院19级社工硕士、社会学本科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绍据老师

王绍据老师以“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为主题,讲述了最初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他与赤溪村脱贫的故事。在习近平总书记和赤溪村村民连线对话的视频中,师生的思绪被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赤溪村被包围在崇山峻岭中,人家零星散居。1984年5月15日,王绍据老师跋山涉水来到下山溪村,发现村民住所多为茅草房,赖以生存的食物是地瓜干和苦菜,因为资源匮乏,七八岁以下的孩子没有裤子穿,婆媳两人一条裤子换着穿,全村仅有6个妇女有生育能力,加上计划生育的政策,全村人口逐渐减少。贫穷和落后让人生畏,当时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王绍据老师认为,深入实地观察,传达民生疾苦是新闻人的职责所在,力量所指。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王绍据老师从下山溪村回来后,连夜写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报道,针对当地的贫困状况提出减免公粮、计划生育网开一面、政府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三大举措。这篇报道被《人民日报》编辑以内参的形式送到中央领导的面前,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同时被《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1986年,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赤溪村开始漫漫脱贫路的探索。

总体来说赤溪村的扶贫分为三大阶段。其一,“输血”助扶贫。主要采用王绍据老师提出的三大举措:减免公粮,不收良税;生育政策适当放宽,允许多生;政府免费发给农民幼苗等。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帮扶,赤溪村的风貌依旧没有太大的改观。其二,“换血”刨穷根。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换血换思想的主张,强调要扫荡“等、靠、要”等旧观念,启动整村搬迁工作,后被命名为“造福工程”。正是这一大胆的举措,开启整村搬迁的扶贫思路。在社会各方的帮助下,村民住进徽派建筑的长安新街,意为“长住久安”,至此,赤溪村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其三,“造血”寻富路。赤溪村作为“青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思想的萌芽地,因地制宜确立生态立村、旅游富民的发展主线。同时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引入官溪蜜柚的经济产业,吸引高素质年轻人回流,通过电商等“互联网+”手段寻找致富路径,引导当地村民创新自立,启动妇女鹅卵石手工艺品创业。经过多年发展,赤溪村从实现脱贫,走上了风风火火奔小康的道路。

随后,王绍据老师引领学生观看了他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对话视频,总书记对赤溪村的脱贫实践进行高度肯定和极力赞扬,在总书记的指导下,王绍据老师对赤溪村的脱贫历程进行了系统总结。他说,内生动力是根本、因地制宜是方向、选准项目是门路、各方帮贫是力量、滴水穿石是支柱、加强党建是关键、建设小康是目标。

王绍据老师对青年学子给予厚望,他激励广大学生以理论和才干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为实现中国梦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