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院新闻   ·   正文

乔晓春教授来我校讲授生命历程理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0/10/30浏览量:来源:


信息中心讯   2020102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笃学讲堂第二讲之“生命历程理论与方法”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晓春老师主讲,社会学院副教授杨蓉蓉老师主持、评议。社会学笃学讲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主办,学生社团社会学社、信息中心承办。

乔晓春教授

本次讲座中,乔晓春老师以其平实亲切的交流风格,从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出发,深入浅出地与大家分享“生命历程”这项社会学研究的缘起,讲解这一研究命题的内容与研究意义,并表达了对后继研究者的美好期盼。

讲座以一对父女从1983年到2012年不同年龄段的数张合照引入。乔老师指出,作为研究者,不能只看到照片的表面比如只看到这对父女外在容貌的变化,而应该去探索照片背后的故事,去科学地记录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并研究其中的特点和规律。这才是生命历程领域要研究的问题,即“用科学的角度写人生”。

深挖照片中父亲的一生,可以发现这位出生于1954年的“父亲”经历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经历过“文革”,参加过“自学考试”,赶上了“计划生育”,也曾因国企改革的“失业潮”而下岗。对此,乔晓春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谈到,这个“父亲”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一整代人——同一代经历了相同的社会事件,有着相似的经历,甚至有了类似的结局。

那么问题来了,“那一代人是怎么过来的?这样的经历对他们的人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乔老师讲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对于生命历程的思考。事实上,对生命历程的思考由来已久,比如:机会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朋友对一个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结婚和生育?经历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同的领域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区别于新闻、小说、传记等利用个案和个人感悟来描绘特定的人生这样倾向于带有价值判断的回答,科学家要做的则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得出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的结论,用证据说话,给出基于事实判断的答案。

可是,由于导致生命历程结果的因素和关系太过复杂,想要识别出相对稳定的、必然的规律必将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理论问题是研究生命历程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此,乔老师引入了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理论视角。

在生命历程理论出现以前,社会科学家通常以结构方法(测量某一时点上的社会关系,来看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和动态方法(放电影式的,反映随时间变化的生活故事,往往集中在特定的组织或个人)来观测人的行为,并且研究过程中通常只能使用其中一种方法。这是由于想要将结构方法和动态方法结合起来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生命历程面前,任何一个单一的理论或是特定的研究方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对此,乔老师解释道,由于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其个性、特征、愿望等会在人生的不同层面不断改变,这一过程是多维的、复杂的、变化的,所以对人的生命历程的研究需要一种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即生命历程理论。

这就是生命历程范式。该范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指导,它立体地反映了内在与外在、空间和时间、主观和客观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基于此来构建一个生命历程框架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第一本生命历程研究专著《大萧条时期的孩子们》一书中,作者通过构建生命历程框架,脉络清晰地研究了1920~1921年出生的美国人在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步入中年的生命历程,揭示了美国一系列历史事件对这一代人的影响。这为我们学习生命历程理论和从事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谈到此书时,乔老师感叹这本书依托的大量数据,是多年来几代美国学者持续地、有继承性地进行调查追踪而不断积累形成的结果。这样的研究精神与传承令人感动,也唯有此,才能形成这样一部能够真实科学地反映一代美国人生活与精神的著作。而他也非常惋惜地提到,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是非常缺乏的。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乔老师图文并茂,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生命历程理论范式内容与社会路径(Social Pathways)、生命轨迹(Trajectory)、生命的转折点(Turning Point)等重要概念,并以国外几个研究成果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何为一份规范的生命历程范式的研究成果,如何将数据图形化,对量化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同学们在实际案例中体会到了生命历程研究的特点。

最后,乔老师讲到了研究中国人生命历程的意义。他说中国是世界上社会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人也是经历社会动荡和历史事件最多的人。遗憾的是,生命历程这一研究范式在中国还几乎是空白。乔老师十分赞同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一段讲话: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的确,伟大的时代,应该出现伟大的研究。遗憾的是,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具有独特价值的、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前的研究呢?为什么外国人做中国社会的研究比中国人做得还要好呢?乔老师指出,出现这种情况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学者过多地关注国家宏观上、政策上的发展,而对国家发展背后的人的变化和发展关注不够;其二,学者在这一领域缺乏研究兴趣,也缺乏研究指导,更没有资金、人员等研究条件;其三,进行该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数据收集,其中需要复杂调查、混合调查,从而立体地记录人的生命过程,同时对数据的分析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而我国在这方面尚有不足。

对此,乔老师表示,他与一批学者正在努力推广与教学,热切期盼着有更多关注这一问题的中国年轻学者成长起来,并参与其中。

杨蓉蓉副教授

最后,杨蓉蓉老师对讲座做了总结。首先,她诚挚感谢乔晓春教授做客本次讲座,为同学们带来精彩讲述;同时,杨老师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得以了解“生命历程”这一课题,这对于每个参加了本次讲座的人来说,都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树立了新起点,而关于生命历程的研究也将迎来更好的未来。

问答环节

Q:现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学者在生命历程领域进行研究的资金缺乏问题是否有所改善?

A:两个层面看:目前在国家层面想要申请到较多资金依旧比较困难。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社会科学的研究投入集中在政策和宏观层面,而对于这类微观问题的重视程度还暂时不足。而从社会层面看,我国许多拥有投资能力的商人大多会把资金投入自然科学领域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对社会科学价值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其投资也远远不够。

Q:请问老师怎么看待“离婚冷静期”?

A:其实这个问题严格上讲并不是科学问题。科学研究是事实判断,而“如何看待离婚冷静期”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关于这个规定是好是坏的回答是基于个人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而事实判断的问题一般来说是没有争议的,除非你拿数据和证据来推翻我的结论。

Q:请问在生命历程研究中,使用定性还是定量研究会更好?

A:我本人是做定量研究的,但也认为定性研究十分重要。其实并不一定要选择只用哪一种研究方法,现在有的学者做混合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我认为这非常好。一个好的研究,应该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因为二者都有其不足。而在研究生命历程时,在没有理论前提下,我们可以先做定性研究,一定的采访会帮助你迅速熟悉研究问题;然后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做一份定量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得出一般性结论后,再根据分析数据中发现的问题去做一次定性研究,去探究一般性结论背后的原因。

撰稿:李一飞

摄影:黄晓煜

                                                                                                                                   编辑:张天帅

审校:杨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