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研修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研修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社会工作教育者、政府相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的相关人士及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全体学生共130多人,共同探讨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工作实务的主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我们社会工作实务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国家民政部机关党委副书记、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副司长、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柳拯博士出席会议并做讲话。
上午9点,会议正式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研究生院社会工作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晓勇教授;民政部机关党委副书记、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副司长、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柳拯博士;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全国社会工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培林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三位的致辞从不同角度对此次高级研修班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在致辞中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工作实务的会议主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释分析,对中国社会工作的现况和未来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以《社会工作发展中的政府推动与专业导向》做了报告,他首先分析了我国大规模发展社会工作的现实基础,就目前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影响谈起,提到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过度行政化和专业主义的双重困境,就社会工作发展政府与专业力量合作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社会工作的生命力和命运在于符合国情的专业化,这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的结论。
与会期间,各位代表就会议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实务培训研讨单元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作了《社会工作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报告,他首次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肩负的使命,即培养高规格的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人才;加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本土化研究;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向纵深发展。随后,他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生源数量与质量亟待拓宽和提高;二是从学术学位教育到专业学位教育的转变是一个艰难而又必须的过程;三是学生就业面向的不确定性将会反馈影响专业教育的功效和声誉。该报告提出的问题得到与会学者的赞同和共鸣。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马丽庄做了《社会工作教学与实务教学》为题的报告,她从社会工作的内容谈起,分析了社会工作社会科学硕士培养目标和课程开设情况,她将课程主要分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政策及行政、个人及专业成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及社会工作导论、实习指导和专题研讨七个部分,并对相应的教学实务工作实习实验和课堂形式进行探讨,丰富的实例和图文情况使报告过程生动精彩。中山大学广东发展研究院社会工作系教授罗观翠从社会工作实习教学教育的经验出发,做了《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报告。她从社会工作实习的目的和内容,如何进行社会工作实习,以及实习过程中社工学生的迷思四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她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不仅得到与会的社会工作教育者一致好评,而且对即将开展实习活动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有所启发。
在讨论环节社会工作实务部门与社会工作教育院校充分互动,共同分析我国的社工教育中的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情况、特征,探讨当前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发展。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教授古允文《台湾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与特点介绍》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台湾社会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他重点回顾了社会工作与政府的结合过程、劳动市场多元化的转变过程。接下来对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内容确定过程和学术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社会工作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教授彭华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整合》,报告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理论渊源、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整合视角下的比较、从案主的处境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定位、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整合技巧等六个方面来探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整合问题。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作为大会发言和讨论的学者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本年度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会议,提出很多重要问题、拓宽了彼此的研究思路,与会者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达到了会议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