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文法学院院长助理刘强副教授带领社工师生一行16人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开展为期六天的实务学习。
图中左二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倪锡钦教授为我院赠送纪念旗帜
7月2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倪锡钦教授首先对我院师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香港中文大学及其社会工作学系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倪锡钦教授与刘强副教授就教授互访、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召开国际会议、学生培养等方面展开会谈并达成一致意见。
图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师与我院师生合影
其中第三排左一为本次项目统筹郑瑞芯、左二为持续专业教育委员会主席罗秀嫦女士、左三为系主任倪锡钦教授、右二为助理教授周慧泉博士
欢迎仪式结束之后,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周慧泉博士开展题为《香港社会福利以及社会工作的发展》的讲座。周教授从香港社会福利、现行的创新服务和香港社工注册与薪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通过与同学们之间的热烈互动,同学们更好的掌握香港与内地的福利提供部门之间的异同,也为后续的实务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当天下午我们跟随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游览了香港中文大学,在行走之间深入了解香港中文大学的建校历史、“博文约礼”的校训精神以及“天人合一湖”的自然风光,充分体验香港中文大学的外在美和深藏其中的内在人文之美。
为深入学习和了解香港社区发展的历史以及现状,3日上午圣雅各布福群会“保护蓝屋”负责人向我们展示了香港蓝屋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为保护蓝屋所遇到的困难。本着“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在社会工作者和当地居民及其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向当地政府争取到了“留屋留人”的保护方案,允许14户原居民继续留住,延续老湾仔的社区人情以及保留唐楼的多元生活文化,城市的发展与文化保护,由此得以共存。蓝屋中由社区义工运营管理的“香港故事馆”期望引起公众人士对社区文化保育的关注,并作为社区参与的平台,建立街坊对社区的认同。
图为圣雅各福群会蓝屋保护负责人介绍蓝屋保护历程和现状
3日下午我们分别参观了的“创龄·乐汇”长者历奇训练中心、柏悦长者护理中心、湾仔健智支援服务中心、雅膳坊、傲翔工作室、赛马会升级再造中心,通过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及康复人士采取不同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方法,提升老人和康复人士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通过对圣雅各福群会的参访,我们充分感受到香港非政府组织跨专业合作的运作模式以及多元化的活动方式。
图为圣雅各福群会创龄乐区工作人员介绍其服务
4日上午研院师生来到协康会综合服务大楼,陈主任介绍了协康会针对患有自闭症、多动症、智力障碍、患有学习障碍的学前儿童、中小学生、青年及其家人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并按小组带领师生对特殊幼儿中心、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以及家长资源中心进行观察学习,协康会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能力的,通过55年的努力协康会在推动香港融合教育和康复服务的发展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4日下午香港明爱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工作部的参访让师生收获颇丰。首先社工从香港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以及理念,社工编制,医务社工的管理和工作范畴进行一一介绍。紧接着是儿童青少年科、骨科、肾科等不同科室的医务社工介绍自己科室开展的具体服务和服务特色。鲜活的案例和数据、社工角色的定位和转变以及社工心声的坦露,让学生对香港医务社工服务燃起浓浓的敬佩之情。
图为师生与明爱医院医务社工合影
5日上午,师生再次来到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持续专业教育委员会主席罗秀嫦女士以其极富感染力的讲解,向师生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持续专业教育的使命、强大和学术和教育团队、开设的课程以及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规划,使师生对于香港中文大学持续专业教育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理解。此外,罗女士邀请到夏丽丽女士为师生介绍香港的家庭服务发展现状,以家庭服务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家庭服务实务研究为重点,为师生在下午参观家庭社会服务机构的实务内容提供宏观视角的理解,以促进师生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收获宝贵知识。
图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罗秀嫦女士做持续专业教育宣讲
当日下午在香港中文大学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到我们来到香港家庭福利会新界(良景)分会。社工们热情接待了参访师生并结合机构的实务经验介绍了香港家庭福利会的起源和发展经验。詹社工重点介绍了香港家庭福利会开办的寄养服务,将寄养服务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并真诚回应了我院师生关于寄养服务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即大量的寄养需求和能提供寄养服务家庭的严重不足以及接受寄养的家庭年龄普遍偏高的现实情景。詹社工表示内地社会工作在过去十年中发展惊人,未来的发展形势仍值得期待。
图为詹社工介绍儿童寄养服务
本次实务学习活动社工师生围绕香港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照顾、家庭社会服务进行模块学习和实务观察,更加坚定了社工师生专业价值理念,拓展了师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认识,极大的丰富了我校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体系,同时开启了我校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合作的序幕,为我院提供了社会工作国际化教育的有利条件,极大提升了我院社会工作教育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