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院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 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31浏览量:来源:

2023年7月20日上午9时,社会与民族学院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来自全国高校的112位大学生线上参加活动,此次夏令营的主题是“分享与对话”,邀请6位博士生导师与11位硕士生导师做主题分享,搭建营员与导师对话交流的平台,展示我院多个分支领域研究动态。

图1:社会与民族学院长陈光金教授

社会与民族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光金教授为夏令营致辞,他解读了社会与民族学院24字办学方针,即筑牢基础、突出重点、紧盯前沿、富有特色、面向未来、胸怀世界,介绍了学院优势与特色、专业设置等情况。

随后,2024年招收社会学、社会政策和社会治理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招收社会学直博生的博士生导师齐聚夏令营,分两场为营员做学术分享。17个主题丰富多彩,视角独特,营员们受益匪浅,积极提问与互动。

图2:杨典教授、王春光教授、杨春玲教授

王春光教授的题目是“多维二元社会的特点、历史演变与未来方向”,他讲解了二元社会的建构历程、社会转型与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内外二元社会几部分内容,从历史视角、发展视角、公平视角分析二元社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影响,提出五个可选择的未来改革发展路径。

杨典教授的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学前沿研究”,他讲解了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制度、网络、权力、认知四种分析视角、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区别,并以元宇宙为例,分析金融的科技化与科技的金融化两大趋势。

李春玲教授的题目是“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就业选择变化趋势-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分析”,她通过升学意愿、体制内就业意愿、就业地点选择、就业信心、失业预期等几方面的数据,说明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就业选择的变化趋势及带来的影响。

图3:田丰教授、韩克庆教授、吕鹏教授

韩克庆教授的题目是“福利依赖的类型研究:基于城市有劳动能力低保家庭的分析”,他介绍了研究的数据来源、描述性变量、福利依赖的类型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低保家庭存在福利依赖,尤其体现在受助时长和退保次数两个指标上,概括为长期连续性的福利依赖,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田丰教授的题目是“兴趣驱动型研究”,他从个人的研究经历、未来主要研究方向、对学生的预期和培养计划几方向说明了兴趣驱动对于研究者的重要性,他希望师生的研究与兴趣都能结合起来,双向奔赴,达到双赢。

吕鹏教授的题目是“数智时代的的社会风险与平台治理”,他介绍了数字时代存在的社会风险,技术影响着社会结构、社会心态、社会治理。他提倡“平台向善”,让平台企业、平台经济向人类社会积极的方面发展,讲解了平台自我治理、外部治理、共同治理三个层次的研究发现。

图4:王晶副教授、罗婧副教授、戈艳霞副教授

王晶副教授的题目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理解社会政策”,她结合案例讲解了社会政策的三个视角:视角一社会需要的界定、视角二需要满足的经济基础、视角三客观还是主观,并通过一个关于“需要”的实证研究: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进行详细分析。

罗婧副教授的题目是“从医者迷思出发的探讨:在转型过程的视域中理解治理”,她从医者调查谈起,按历史线索梳理转型中的医疗与社会,讲解了传统社会融入社会的医疗、近代以来医疗迈向专属领域、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化社会中的医疗、市场机制引入的超负荷医疗,得出医疗面临道义悖论的结论并进行思考。

戈艳霞副教授的题目是“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老龄社会的养老问题与治理之策”,她从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政策支持、理论和要素、国际实践以及我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指标体系构成、整体情况与城乡差异等方面讲解,提出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建议。

图5:邹宇春副教授、施芸卿副教授、高文珺副教授、梁晨副教授

高文珺副教授的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心态基础”,她基于社会生态心理学理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心态基础,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心态基础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奋斗心态研究”、“低碳文化与低碳生活方式形成”“社会心态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问题:以网络游戏行为为例”三个探索框架。

邹宇春副教授的题目是“人情支出是家庭负担吗?-中国城乡居民的人情支出变化趋势与负担假说”,她以数据分析得出人情负担假说对于部分居民来说是成立的,人情成为家庭负担的比例在逐渐减少。人情支出是否成为负担会受到多个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施芸卿副教授的题目是“再造日常:老城复兴中“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她以东四南街区及27号院为例,揭示再造日常背后的三重机制,即找回公众:空间活化机制;消融区隔: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机制;淡化权威:地方治理的品牌化机制,再造日常,再造内外循环,将互动式日渐式微的老城日常生活打开。

梁晨副教授的题目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存在差异,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短板等问题,乡村振兴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契机,她结合案例对乡村振兴时代政府职能如何转变,政府如何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做出思考。

图6:孙大伟副教授、郑少雄副教授、刘保中副教授、徐宗阳副教授

郑少雄副教授的题目是“人类学者究竟在边疆寻找什么—一个再问题化的省思”,他结合所做的康定土司人生史研究,对“叛乱”,“锅庄”、“景观”、“造反”进行反思,指出人类学研究问题化与再理论化的重要性,人类学者应做的是寻找多元一体愿景实现的机制。

徐宗阳副教授的题目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与挑战”,他结合农业规模经营的实地调研,围绕土地分包:如何进行规模经营,机手与麦客:如何进行机械化作业,如何处理与周边村庄的关系三个问题进行讲解,深入分析现象和做法背后的问题。

孙大伟副教授的题目是“廉政学的基本问题”,廉政学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兴交叉学科,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强化政风肃纪、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他详细介绍了廉政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历史沿革、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刘保中副教授的题目是“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机制的研究”,他介绍了研究的缘起,讲解了涵盖生命历程视角、多重机制,多维视角的研究框架设计,以职业教育选择的四类分配机制为例,分析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并介绍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主要观点。

图7:王心怡、余格格、秦美平、姚茗元

7月20日下午,2022级在读硕士王心怡、2021级在读硕士余格格、2022级在读博士秦美平、2022级在读博士姚茗元依次分享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求学深造的经验、读研期间的收获,让营员多方面了解我校。

7月21日下午5时30分,综合素质面试结束后,举行夏令营闭营仪式,施芸卿副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她充分肯定了营员们的表现,称赞营员们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扎实,研究兴趣多元,问题意识较强。接着,9个小组依次亮相,通过诗歌朗诵、情景剧、歌曲改编、学术思考等形式的表演展现小组成员的风采。

图8:社会学直博组:诗歌朗诵——辞章绘境-诗赋华夏大地

图9:社会政策(专业)组:九宝共赴社科大

图10:社会治理(专业)组:修齐治平小组汇报“我所理解的社会治理”

图11:社会发展与社会资本组:淄博烧烤——城市发展的社会学思考

图12:农村社会学组:新乡贤参与村庄治理的实践困境探究

图13: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组:歌曲改编NEYBOY

图14:教育社会学&社会政策(方向)组:当代教育困境与教育公平问题探索——以“山河大学”为例

图15:城市与家庭一组:诗朗诵——母亲形象的多重建构

图16:城市与家庭二组:视频配音-社会学家介绍


图17:闭营仪式主持人周少贤副教授、开营仪式与硕士导师分享专场主持人赵亮员副教授、博士导师分享专场主持人庞志副教授